[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结构低速冲击损伤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5842.3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9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旋;宋武超;李国正;刘利宏;印强强;李坤;吴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3/26;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地址: | 43004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结构 低速 冲击 损伤 确定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复合材料结构低速冲击损伤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载入设计模型及其设计参数,并加载基本方向失效判断算法、纤维方向失效判断算法以及分层失效判断算法;
按设定冲击参数对设计模型施加低速冲击载荷,根据基本方向失效判断算法、纤维方向失效判断算法以及分层失效判断算法,判断设计模型的失效形式和失效点;
根据设计模型的失效形式和失效点,判断设计模型的损伤位置;
在加载基本方向失效判断算法、纤维方向失效判断算法以及分层失效判断算法时,同时加载材料的刚度退化模型;
在判断出设计模型的失效点后,根据刚度退化模型,在设计模型的失效点更新设计参数至退化参数,继续对设计模型施加低速冲击载荷;
达到低速冲击载荷的设定冲击参数后,根据所有设计模型的失效位置,确定设计模型的损伤面积;
所述刚度退化模型包括纤维拉伸退化模型、纤维压缩退化模型、基体拉伸退化模型、基体压缩退化模型、拉伸分层退化模型和压缩分层退化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结构低速冲击损伤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纤维拉伸退化模型为E′1=0.07E1;
纤维压缩退化模型为E′1=0.14E1;
基体拉伸退化模型为E′2=0.1E2,G′12=0.1G12,G′23=0.1G23;
基体压缩退化模型为E′2=0.2E2,G′12=0.2G12,G′23=0.2G23;
拉伸分层退化模型为E′3=0.1E3,G′13=0.1G13,G′23=0.1G23;
压缩分层退化模型为G′13=0.2G13,G′23=0.2G23;
其中:E1为纤维方向的弹性模量;E′1为失效后纤维方向的弹性模量;E2为基体方向的弹性模量;E′2为失效后基体方向的弹性模量;
E3为层间方向的弹性模量;E3为失效后层间方向的弹性模量;
G12为纤维基体单层平面内的剪切模量;G′12为失效后纤维基体单层平面内的剪切模量;G13为纤维层间平面内的剪切模量;G′13为失效后纤维层间平面内的剪切模量;G23为基体层间平面内的剪切模量;G′23为失效后基体层间平面内的剪切模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结构低速冲击损伤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纤维方向失效判断算法为:
当σxx≥0时,当时,判定纤维方向拉伸失效;
当σxx<0时,当时,判定纤维方向压缩失效;
其中:σxx为纤维方向的正应力;σxy为纤维基体单层平面内的剪切应力;XT为纤维方向的拉伸强度;S12为纤维基体单层平面内的剪切强度;XC为纤维方向的压缩强度;为纤维方向拉伸综合损伤因子;为纤维方向压缩综合损伤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未经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58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