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磁共振系统用夹持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6168.0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强;陆治勇;袁国平;许文强;李文福;张英力;蔡清;石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安志娇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磁共振 系统 夹持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核磁共振系统用夹持器,属于核磁共振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夹持主体,采用非金属材质,具有用于放置样品的容纳腔;环形骨架,套设在所述夹持主体的外壁上,并与所述夹持主体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隔;射频线圈,环绕所述环形骨架的外壁设置。本发明的夹持主体采用非金属材质,避免顺磁物质对核磁共振信号的干扰;环形骨架套设于夹持主体外壁上,射频线圈环绕在环形骨架的外壁上,射频线圈避免承受夹持主体内部的压力;环形骨架与夹持主体外壁具有间隔,减少了夹持主体对射频线圈热传递;上述的结构,由于射频线圈不需要承受压力以及较高的热量,故一般材质的射频线圈即可满足使用要求、设计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磁共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磁共振系统用夹持器。
背景技术
在油气勘探开发以及深部岩体工程中,相关地层的岩体所处环境的应力场、温度场、渗流场与岩体变形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在岩体开挖以及油气开采过程中,为了避免岩体因应力集中、卸荷而诱发灾变以及因高温、高压、高渗流而影响开采效率,需取出相关地层的岩石样品,模拟岩石所处环境来测量岩石样品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
核磁共振夹持器多采用全金属夹持器结构,核磁共振射频线圈只能放置于夹持器内部,并且需要将射频线圈也要设计成耐压结构,同时还需要考虑射频线圈耐温度能力,设计难度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核磁共振射频线圈放置于夹持器内部,难以满足耐高压高温的性能要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核磁共振系统用夹持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提供的核磁共振系统用夹持器,包括:
夹持主体,采用非金属材质,具有用于放置样品的容纳腔;
环形骨架,套设在所述夹持主体的外壁上,并与所述夹持主体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隔;
射频线圈,环绕所述环形骨架的外壁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环形骨架的外壁上具有适于容纳所述射频线圈的定位槽。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轴向受力体,套设在所述夹持主体及所述环形骨架的外壁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环形骨架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插设在所述环形骨架与所述夹持主体的外壁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密封环上具有用于抵接在所述环形骨架的端部的抵接台,所述轴向受力体对所述密封环形成抵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密封环上具有冷却液容纳槽以及冷却液注入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密封环上的所述冷却液容纳槽,与所述环形骨架和所述夹持主体之间的间隔相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轴向受力体的外壁上具有至少一个通槽。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
屏蔽罩,可拆卸地罩设在所述射频线圈外。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屏蔽罩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射频线圈连接的电连接件。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核磁共振系统用夹持器,夹持主体采用非金属材质,避免顺磁物质对核磁共振信号的干扰;环形骨架套设于夹持主体外壁上,射频线圈环绕在环形骨架的外壁上,射频线圈避免承受夹持主体内部的压力;环形骨架与夹持主体外壁具有间隔,减少了夹持主体对射频线圈热传递。上述的结构,由于射频线圈不需要承受压力以及较高的热量,故一般材质的射频线圈即可满足使用要求、设计成本较低。
2.本发明提供的核磁共振系统用夹持器,环形骨架上的定位槽,实现了对射频线圈固定及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61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核磁共振系统用三轴夹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