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赤泥基高强陶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6173.1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9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波;赵洪根;卞永杰;段广彬;芦令超;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3/132;C04B33/13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赤泥基 高强 陶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基高强度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赤泥35‑50份、粉煤15‑30份、铝灰10‑15份、方镁石5‑10份、钡渣或锶渣5‑10份、石膏5‑10份以及生活污泥15‑20份,粉磨,过筛,混合均匀,加水,制成生料球,烘干;将烘干的生料球煅烧,获得陶粒。烧成的赤泥基陶粒表观密度为500‑1000kg/m3,筒压强度达到8‑18MPa,强度显著提高。陶粒中不含有游离CaO,且含有硫铁铝酸钙以及并固溶了MgO的钙铝黄长石,经浸水处理后,硫铁铝酸钙充分水化,其早期筒压强度显著提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固溶了MgO的钙铝黄长石缓慢水化,陶粒的强度越来越高。制备的赤泥基高强陶粒,在使用过程中无明显的泛碱现象,经浸水6小时处理后,其碱金属溶出率低于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赤泥基高强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赤泥是拜耳法处理铝土矿提炼氧化铝后的高碱性残渣,其主要化学成分为CaO、SiO2、Al2O3和Fe2O3,当赤泥作为主要组分制备陶粒时,烧成的陶粒中会有部分CaO,在遇水后形成,产生体积膨胀,降低陶粒的筒压强度。此外,赤泥中含有大量的碱,以赤泥作为陶粒原料的主要组分,烧成的陶粒容易出现泛碱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赤泥基高强度陶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以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赤泥基高强度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赤泥35-50份、粉煤15-30份、铝灰10-15份、方镁石5-10份、钡渣或锶渣5-10份、石膏5-10份以及生活污泥15-20份,粉磨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加15-25份水,制成生料球,烘干;
将烘干的生料球在1000-1080℃煅烧,经浸水1min处理,自然干燥,获得赤泥基高强陶粒。
烧制成的陶粒中含有15-30份硫铁铝酸钙以及10-25份固溶了MgO的钙铝黄长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烧成的赤泥基陶粒表观密度为500-1000kg/m3,筒压强度达到8-18MPa,强度显著提高。
陶粒中不含有游离CaO,且含有15-30份硫铁铝酸钙以及10-25份固溶了MgO的钙铝黄长石,经浸水1min处理后,自然干燥1d,其筒压强度显著提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陶粒的强度越来越高。
制备的赤泥基高强陶粒,在使用过程中无明显的泛碱现象,经浸水6小时处理后,其碱金属溶出率低于10%。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赤泥基高强度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赤泥35-50份、粉煤15-30份、铝灰10-15份、方镁石5-10份、钡渣或锶渣5-10份、石膏5-10份以及生活污泥15-20份,粉磨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加15-25份水,制成生料球,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61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内投影机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烟气急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