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6561.X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1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汤世云;韦生;任凯;姬锐;卫旭敏;黄志辉;邓梦东;王腾飞;张春瑞;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33 | 分类号: | B23K9/133;B23K9/16;B23K9/235;B23K9/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氏体 不锈钢 nbg 焊接 工艺 | ||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包括:S1、选择焊接材料并制定焊接工艺参数;S2、加工焊接坡口;S3、准备焊前工序;S4、采用氏体不锈钢背部免充氩气保护的STT半自动封底焊进行焊接。本发明可以根据熔滴的不同过渡过程,自动调节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波形,在整个焊接周期里精确控制流过焊丝的电流,从而达到电弧所需的瞬时热量,同时解决了CO2气体保护焊短路过渡飞溅大的技术难题,确保焊接电弧的稳定燃烧和有效控制焊缝成形。将STT半自动封底焊技术应用于奥氏体不锈钢(304/304L、316/316L)的封底焊接,实现了奥氏体不锈钢大管径管子的背部免充氩气保护的焊接,避免了由于充气导致的潜在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保证了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25%、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常见的奥氏体不锈钢有304/304L,316/316L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在石油化工,海洋平台,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地的热导率、高电阻率、高线膨胀系数,焊接时容易产生拉应力。另外奥氏体焊缝陈胜方向性很强的柱状晶,促使有害杂质的偏析,容易形成晶间液态薄膜。奥氏体不锈钢,在焊接时对热裂纹的敏感性较高,易产生弧坑裂纹、液化裂纹;易出现晶间腐蚀,可能在三个部位出现,即焊缝晶间腐蚀、过热区刀蚀、热影响区;易析出脆性相,在奥氏体中存在铁素体时,焊缝在650℃-850℃停留时间过长,有可能析出一种脆硬的金属间化合物,降低塑性、韧性和抗晶间腐蚀性能。针对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能及焊接性分析,焊接工艺要点为:(1)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TIG焊、MIG焊、焊条电弧焊等;(2)焊前不需要预热;(3)控制层间温度,Max200℃,最好<100℃;(4)快速冷却,尽量减少在450℃-850℃的停留时间;(5)工艺上,采用低线能量(小电流、快速焊);(6)操作上,采用宅焊道、多道焊、不摆动技术,注意填满弧坑;(7)正确选用焊接材料,选用低含碳量和含稳定化元素的焊材,含适量铁素体促进元素(Cr、Mo、Si等)的焊材,限制焊缝中杂质含量;(8)背面惰性气体保护;(9)清理时,采用奥氏体不锈钢钢丝刷;(10)加工场地,材料、工具要清理,与其他材料分开存放;(11)焊后颜色处理及酸洗。随着奥氏体不锈钢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焊接质量及焊接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焊接方法的选择以及焊接工艺的制定尤为重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未经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65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陶艺制作用闪光釉料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