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操作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6633.0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2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稻吉广共;是川洋斗;山下勇太;村上雅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G05G1/04 | 分类号: | G05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蒋国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 装置 | ||
操作杆装置具有螺栓、螺母、和沿与螺栓的轴线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的第1板及第2板。操作杆装置构成为,当在第1板的第2端部和第2板的第4端部在轴线的方向上分离的状态下第1板和第2板向第2端部和第4端部彼此接近方向的相对移动时,第1板通过以在交叉方向上位于第1卡合部与第2端部之间的支点为中心进行旋转而从第1卡合部和螺栓或者螺母的非圆形部卡合的卡合位置向第1卡合部和非圆形部不卡合的非卡合位置位移,据此解除对第1板相对于非圆形部的相对旋转的限制。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在加工机中用于拧紧螺栓或螺母或者旋松螺栓或螺母的操作杆装置的可操作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杆装置(lever apparatus)。
背景技术
被称为便携式圆锯(下面简称为圆锯)的便携式切割机具有:大致矩形的基座,其具有用于抵接于被切割件的下表面;和主体部。主体部具有电动机和大致圆形的锯片,其中大致圆形的所述锯片被称为圆锯片,被电动机驱动而旋转。主体部被配置在基座的下表面的相反侧,但锯片的一部分贯穿设置在基座上的通孔,超过基座的下表面而突出。当使用该切割机时,使用者在锯片旋转的状态下使基座的下表面抵接于被切割件,且移动切割机。据此,超出下表面而突出的锯片沿切割机的移动方向来切割被切割件。
作为这种圆锯的一种,熟知有通过使主体部以支轴为中心进行摇摆,能够调整锯片的突出量的类型,在这种圆锯中,为了固定主体部相对于基座的倾斜位置而使用操作杆装置。作为这种操作杆装置,例如已知有具有螺栓、螺合于螺栓的螺母和卡合于螺母外周的操作杆的操作杆装置。在该操作杆装置中,螺栓贯穿深度引导件(depth guide)和锯片外壳(blade case),其中,所述深度引导件被固定于基座侧;所述锯片外壳被固定于主体部侧,用于收纳锯片。通过使用操作杆来拧紧螺母,深度引导件和锯片外壳被沿螺栓的轴线方向拧紧,深度引导件与锯片外壳的相对位置被固定。
在该操作杆装置中,由于操作杆的旋转操作空间的制约,大多数情况下,以当将操作杆旋转操作到螺母被完全拧紧的位置(以下还称为锁定位置)时操作杆位于接近基座的位置的方式,来调整操作杆相对于螺母的安装角度。
在该情况下,当由于反复使用操作杆装置而导致结构零部件发生变形时,操作杆的锁定位置向接近基座的方向偏移,手指难以进入操作杆的顶端与基座的间隙,易于产生难以将操作杆旋转的状态。
对于这种问题,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能够变更操作杆相对于螺母的安装角度的操作杆装置。根据该操作杆装置,能够不使用工具而变更操作杆相对于螺母的安装角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47401号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操作杆装置要求用户进行用手指抓住位于螺栓附近的结构零部件的小的部分,使该部分沿螺栓的轴线方向移动这样的灵巧的操作,因此,在用户的可操作性方面存在改良的余地。尤其是,这种操作杆装置大多数情况下被配置在狭窄的场所(例如,锯片外壳与电池组之间的小的空间)。在这种配置下,手指无法到达螺栓附近,其结果,还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操作杆装置难以进行所需的操作的情况。上述问题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的操作杆装置和圆锯,同样存在于在各种加工机中使用的操作杆装置、即具有螺栓和螺合于螺栓的螺母,且用于拧紧螺栓或者螺母的任意的操作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在加工机中用于拧紧或旋松螺栓或者螺母的操作杆装置的可操作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6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面巡检具有取样功能的无人机
- 下一篇:基于BIM的移动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