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口地址的通告方法、网络设备可达性的校验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6960.6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2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储伯森;蒋宇;李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5/745 | 分类号: | H04L45/745;H04L4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杨广宇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口 地址 通告 方法 网络设备 可达性 校验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口地址的通告方法、网络设备可达性的校验方法及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在OSPFv3 hello报文或者OSPFv3 DD报文中携带本地接口的IPv6全局单播地址,并发给邻居,便于邻居利用IPv6全局单播地址校验该网络设备的可达性,有助于避免邻居在End.X SID绑定的下一跳不可达的情况下通告End.X SID造成的网络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口地址的通告方法、网络设备可达性的校验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段路由(Segment Routing,SR)是基于源路由的理念而设计的在网络中转发数据包的一种协议。SR将网络路径划分为一个个段,为这些段或节点分配段标识(segment ID,SID),通过在数据包中携带依次排列的段标识,能够让数据包通过段标识指示的转发路径传输。互联网协议第6版段路由(segment routing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SRv6)是指将SR技术与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协议结合起来,按照IPv6地址的格式定义为实例化的SRv6 SID,基于IPv6的转发面来实现SR的功能。
端点三层交叉连接段标识(Endpoint with Layer-3cross-connect,End.X SID)是一种用于标识网络中一条链路的SRv6 SID。在报文转发过程中,如果报文的目的地址命中本地SID表中的End.X SID,网络设备会通过End.X SID所标识的链路对应的出接口,即End.X SID绑定的出接口,向该链路连接的下一跳,即End.X SID绑定的下一跳转发报文。当网络设备上配置了End.X SID后,网络设备需要通告End.X SID,以供拓扑上报以及拓扑无关无环备份快速重路由(Topology-Independent Loop-free Alternate Fast ReRoute,TI-LFA FRR)算路使用。
如果End.X SID绑定的下一跳是不可达的,不仅造成通告End.X SID没有意义,反而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口地址的通告方法、网络设备可达性的校验方法及设备,有助于避免End.X SID绑定的下一跳不可达时仍然通告End.X SID所造成的网络资源浪费。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以该方法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为例,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第3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for IPv6,OSPFv3)报文,所述OSPFv3报文为OSPFv3问候(hello)报文或者OSPFv3数据库描述(databasedescription,DD)报文,所述OSPFv3报文包括第一接口的或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nternetProtocol version 6,IPv6)全局单播地址(global unicast address,也称IPv6 globaladdress),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包括的接口,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OSPFv3报文。
以上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在OSPFv3 hello报文或者OSPFv3 DD报文中携带本地接口的IPv6全局单播地址,并发给邻居(第二网络设备),便于邻居利用IPv6全局单播地址校验第一网络设备的可达性,有助于避免邻居在End.X SID绑定的下一跳不可达的情况下通告End.X SID造成的网络资源浪费。进一步地,由于OSPFv3 hello报文或者OSPFv3 DD报文是OSPFv3邻居建立过程full状态之前交互的报文,能够在邻居达到full状态之前提前让邻居获取到对端接口的IPv6全局单播地址,减少邻居获得对端接口的IPv6全局单播地址耗费的时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69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