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命令超时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6987.5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4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泽石科技有限公司;泽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霍文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命令 超时 处理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命令超时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处理方法包括:构建资源池,资源池用于存储标签,标签包括命令标签、帧标签和PRP标签;接收主机下发的命令;确定命令对应的命令标签、帧标签和PRP标签;将为命令分配的命令标签、帧标签和PRP标签从资源池中取出;确定命令是否超时;在命令超时的情况下,将为命令分配的命令标签、帧标签和PRP标签回收至资源池中。本方案实现了在命令超时的情况下,对命令标签、帧标签和PRP标签的强制回收,实现了采用SSD控制器对命令超时的高效处理,实现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了对资源的不必要的占有,提高了命令超时的处理效率,进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命令超时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命令超时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处理器。
背景技术
在SSD控制器中,主机下发一个命令时,会分配相应的执行队列ID和命令ID,同时控制器也会根据自身的结构分配相应的命令标签、帧标签和PRP标签等资源来拆分命令。
在某些情况下,命令下发后一直没有返回,如果不加处理,那各种资源得不到释放,系统运行效率下降,同时也会引发主机超时,进而复位控制器。
虽然不同的SSD控制器的资源结构可能不同,但硬件处理能力都是有限的。在各种情况下,系统需要持续稳定的运行,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回收是SSD控制器必须的。
在一般控制器方案中,根本没有超时处理机制,直接由主机处理,这种可能直接触发控制器复位。
如果由固件进行超时检测和处理,则只能处理非常单一的场景,其整体效率和效果都很难满足需求。
而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高效的固态硬盘控制器命令超时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命令超时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处理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高效的固态硬盘控制器命令超时的处理方法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命令超时的处理方法,包括:构建资源池,所述资源池用于存储标签,所述标签包括命令标签、帧标签和PRP标签;接收主机下发的命令;确定所述命令对应的所述命令标签、所述帧标签和所述PRP标签;将为所述命令分配的所述命令标签、所述帧标签和所述PRP标签从所述资源池中取出;确定所述命令是否超时;在所述命令超时的情况下,将为所述命令分配的所述命令标签、所述帧标签和所述PRP标签回收至所述资源池中。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池包括命令资源池、帧资源池和PRP资源池,所述命令资源池用于存储所述命令标签,所述帧资源池用于存储所述帧标签,所述PRP资源池用于存储所述PRP标签。
进一步地,在构建资源池之后,且在接收主机下发的命令之前,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初始化所述资源池。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命令是否超时,包括:获取所述命令的下发时间;获取当前时间;计算所述下发时间和所述当前时间的差值;在所述差值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命令超时;在所述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命令不超时。
进一步地,在将为所述命令分配的所述命令标签、所述帧标签和所述PRP标签从所述资源池中取出之后,且在确定所述命令是否超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构建RAM,所述RAM包括命令标签RAM、帧标签RAM和PRP标签RAM,所述命令标签RAM用于存储所述命令的所述下发时间以及有效标识,所述有效标识用于表示所述命令是否是已经下发的命令,所述帧标签RAM用于存储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帧标签与所述命令标签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帧标签与PRP标签的对应关系,所述PRP标签RAM用于存储各所述PRP标签对应的内存中的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泽石科技有限公司;泽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泽石科技有限公司;泽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69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