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微球介导的包被微球生化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7116.5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4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喻晴;袁燕;周中人;魏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快灵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妙灵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33/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4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微球介导 包被 生化 检测 系统 | ||
一种磁性微球介导的包被微球生化检测系统包括磁力装置、至少一种磁性微球和包被微球反应试剂。包被微球反应试剂中固定在包被微球表面的捕获试剂特异性识别待检物质且与标记试剂互为直接或间接的配位体关系。磁性微球与包被微球表面分别设置具有互为配位体关系的物质因而能结合在一起。利用磁力装置快速灵敏地分离磁性微球的特点,该系统能够提高生化检测的精准程度和操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诊断领域的液相免疫或配位体检测技术,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磁性微球介导包被微球生化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分析技术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高特异性的识别和结合反应实现生物分子的检测,具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面广、所需设备简单、线性范围较宽等优点,已成为当今最具竞争力和挑战性的分析测试技术之一,在生命科学、临床医学以及环境、食品、药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检测用试剂与被检物质具有相关结构因而二者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常用如:针对被检物质(抗原)的抗体(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还可以是单克隆抗体的一部分肽段或利用抗原表位在噬菌体肽库中筛到的高结合肽。以结构的互补识别为基础,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性的一对物质,定义二者的关系互为配位体(关系)。在给定条件下的互为配位体的物质A、B和复合物AB的浓度平衡关系是在一定范围内,复合物浓度与每个的游离态浓度成正比:[AB] =k[A][B],k是常数。复合物AB具有一定稳定性,可以在适当的纯化过程中不发生解离。
被检物质的信号来自于标记试剂,具体是复合物中的结合态标记试剂。在一定的被检物质浓度及检测试剂浓度下,结合态标记试剂所占比例与被测物质的量具有简单的关系。
酶标板包被蛋白(通常是抗原或抗体)增强了蛋白的稳定性,酶标板上包被的用于识别被检物质的蛋白(一种检测用试剂)识别并捕获被检信号分子,并在酶标板固态表面形成包含包被蛋白和标记试剂结合的复合物,酶标板的应用方便除去溶液中杂质,但需要包埋、洗脱、分离等多步操作,分析过程繁琐,分析时间长,不能满足快速检测和诊断的要求。
用可溶性高分子颗粒包被蛋白同样增强蛋白的稳定性,专利文献CN201110306613.4公开了使用底部是渗透性滤膜的96孔过滤板、聚苯乙烯微球包被HCV-cAg一抗(单克隆抗体,抗HCV-cAg第一抗体)和酶标记抗体HCV-cAg二抗(单克隆抗体,抗HCV-cAg第二抗体)定量检测人血清中HCV-cAg,对比市售ELISA试剂盒,灵敏度高(4.3pg/mlvs 50pg/ml), 且线性范围(13pg-50ng/ml)宽(大于三个数量级vs小于两个数量级)。文献对渗透性滤膜的孔径没有规定。
专利文献CN201310228708.8公开了一种基于纤维膜捕集分离的定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将固定捕获试剂的乳胶微球放入反应杯,与标记试剂进行静态的混合孵育反应,反应混合物转入设有深孔滤板的检测杯,随后通过吸水杯作用将反应溶液及洗涤溶液从滤板的滤膜流尽,标记试剂等小分子或小粒径的物质随溶液流出了深孔滤板,包被微球则在穿越底部滤膜时被部分截留,随后通过光学对膜表面进行检测得到相关检测信号的实验。这个方法的意义在于免疫反应试剂在均相环境中进行了静态孵育,可以降低对免疫抗体抗原的亲和力要求;同时孵育反应后溶液中承载着反应复合物的包被微球被集聚到滤膜中,起到了良好的反应物质浓缩作用。但是,该专利文献中的包被微球的粒径与滤膜的孔径的关系没有明确界定,微球将渗入滤膜一定深度,这将导致部分微球穿越滤膜,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同时,也将导致滤膜不同深度的微球反射的光谱信号的差异。
样本的杂质有可能影响过滤操作,比如阻塞滤膜的孔道或粘附和产生阻力等。
利用磁力装置可以控制有磁性的组分,使之固定在设定的表面,完成分离、除杂、转移等操作。专利文献CN201520303370.2和CN201620401672.8公开了两种磁力架,分别用于分离纯化和提取核酸。目前技术条件下还存在磁性微球影响光信号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快灵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妙灵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快灵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妙灵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71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