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式无间隙的波导旋转关节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7119.9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0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成涛;李新华;袁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星地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06 | 分类号: | H01P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3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间隙 波导 旋转关节 | ||
本发明涉及卫星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式无间隙的波导旋转关节,包括波导管、波导管座、旋转组件、径向弹性组件;所述径向弹性组件包括直线轴承、轴承座、弹性部件、第一锁紧螺母,利用压缩状态下的弹性部件,使波导管的右端面与波导管座右端壁的左侧面接触;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径向弹性组件过盈配合,与波导管座过渡配合,实现径向弹性组件在波导管座内转动。本发明采用弹性接粗式设计,具有结构简单,回转精确,稳定性高,电性能指标影响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式无间隙的波导旋转关节。
背景技术
在微波通信系统或雷达系统中,通常需要天线方位能进行360°连续旋转,俯仰–25°~120°旋转,极化0°~270°旋转,进而保证天线实现信号搜索,跟踪,目标测量等功能。此时馈源和网络之间必须安装波导旋转关节或同轴旋转关节,保证微波信号能有效传输。
波导旋转关节通常使用金属制造,设置于动态天线系统与静态系统之间,以保证微波信号有效传输。
波导(waveguide)是用来引导微波旋转关节中电磁波的部件。波导一般指的是空心金属管,根据波导横截面的形状不同,可分为矩形波导、圆波导等,矩形波导和圆波导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波导形式,电磁波在金属管内传播,损耗很小。
波导管壁一般采用铜、铝等金属制成,有时内壁还镀有银或金,其导电率很高,波导内壁的空气介质就是电磁波传输的通道,简称为信道,电磁波在波导信道中的传播受到波导内壁的限制和反射等阻抗作用。
波导旋转关节分为非接触式和接触式,非接触式旋转关节具有扼流槽,旋转关节反射系数高,功率容量大,但工作频带较窄,且电压驻波比大(电磁波反射损耗大),插损大(电磁信号衰减幅度大)。当工作频率改变时,因扼流槽的尺寸无法改变,电性能指标会下降。扼流槽设计计算复杂,往往需要最终以试验确定,设计制造成本高。
中国专利CN201710367048.X中公开了一种接触式无间隙的波导旋转关节。包括波导管旋转组件和同轴套设在波导管旋转组件外部的波导管座,波导管旋转组件与波导管座的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二者之间可进行相对周向旋转和轴向移动,还包括压盖和弹性部件,其中,压盖固定在波导管座的左端面上,弹性部件设置于压盖与波导管旋转组件之间所形成的容纳腔中;弹性部件处于压缩形变状态,从而推动波导管旋转组件的右端面向波导管座的左侧面移动,保证二者面接触。但其波导管旋转组件中的轴承与波导管和波导管座均为间隙配合,这样导致旋转过程中波导管的径向位移较大,波导管和波导管座同轴度受影响,驻波比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非接触式波导旋转关节,电性能指标下降,现有的接触式波导旋转关节技术中波导管和波导管座同轴度不高,提供一种更加灵活,同轴度高,电性能优秀的波导旋转关节。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接触式无间隙的波导旋转关节,包括波导管、波导管座、旋转组件、径向弹性组件;
所述径向弹性组件包括直线轴承、轴承座、弹性部件、第一锁紧螺母;所述轴承座为圆筒状,所述轴承座左端设有可拆卸的左定位部,所述直线轴承与轴承座内壁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直线轴承左侧与左定位部相抵,所述波导管左端带法兰,另右端为直管,直管段与直线轴承过盈配合,在波导管的末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处设有第一锁紧螺母,在第一锁紧螺母和直线轴承之间还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使波导管具有向右移动的趋势;
所述波导管在弹性部件的推动下,其右端面与波导管座的右端内壁接触;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径向弹性组件过盈配合,与波导管座过渡配合,实现径向弹性组件在波导管座内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星地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星地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71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