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可溶铬、零六价铬的氧化铬绿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7239.9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4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元;陈荣;孔红霞;朱紫;谢希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锦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37/02 | 分类号: | C01G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345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溶 零六价铬 氧化铬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可溶铬、零六价铬的氧化铬绿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铬酐热分解法生产氧化铬绿:将铬酐直接投入回转窑,在1100℃温度下进行高温热分解生产氧化铬绿;S2、热法处理:直接在回转窑尾,在料温350‑460℃下向步骤S1中生产得到的氧化铬绿中混入尿素进行反应;S3、将经步骤S2热法处理后得到的氧化铬绿产品投入水洗浆化池,并向水洗浆化池中加入有机还原剂和氧化铬绿产品进行混合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烧碱至物料pH为7‑7.5;S4、将步骤S3最终得到的物料依次进行过滤、烘干、粉碎,生产得到最终的氧化铬绿产品。本发明生产得到的产品六价铬可降低到1ppm以下,可溶铬降低到20ppm以下,达到国际国内低可溶铬、零六价铬氧化铬绿产品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环保并且可实现低可溶铬、零六价铬的氧化铬绿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铬系产品进一步需开发零六价铬、低可溶铬的绿色环保产品。传统铬酐热分解法生产的氧化铬绿,将铬酸酐投入回转窑内,在1050-1350℃温度下进行热分解生成三氧化二铬,但因铬酐本身为六价铬盐产品,存在部分未分解完全六价铬,故生产得到的产品六价铬一般在200-1000ppm之间,可溶铬则更高(可溶铬为可溶性六价铬和可溶性三价铬的总和)。传统方法利用热法生产的三氧化二铬通过直接混入硫脲,还原产品中六价铬在10ppm以下。但因可溶铬是可溶性六价铬和可溶性三价铬的总和,因硫脲处理过程中硫还原六价铬为可溶性硫酸铬(三价铬盐),故产品中可溶铬偏高,一般大于100ppm,仍无法达到低可溶铬、零六价铬的氧化铬绿产品标准(即可溶铬小于20ppm、六价铬小于1pmm)。
CN103253709A(公开日:2013.08.21)公开了一种热法生产三氧化二铬的方法》,记载了通过热法处理,在窑尾物料中热处理混入0.2-3%的硫脲,达到氧化铬绿产品六价铬小于1ppm的效果的技术方案。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上述方法一般能将六价铬处理到10ppm以下,进一步处理降低六价铬尚存在困难,但最大问题是因硫脲中硫元素还原六价铬后生成的硫酸铬为可溶性三价铬盐,可溶铬仍大于100ppm以上,无法到达低可溶铬的氧化铬绿产品标准要求。
CN108793252A(公开日:2018.11.13)公开了一种降低氧化铬绿中六价铬的方法,记载了通过使用铵盐、氨水、醇和醛等还原剂通过热法分解达到降低产品六价铬的方法,其与CN103253709A的原理基本相同,经过热法处理达到降低产品六价铬的目的,但无法达到彻底降低产品可溶性铬至20ppm以下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低可溶铬、零六价铬的氧化铬绿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可溶铬、零六价铬的氧化铬绿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铬酐热分解法生产氧化铬绿:将铬酐直接投入回转窑,在1100℃温度下进行高温热分解生产氧化铬绿;
S2、热法处理:直接在回转窑尾,在料温350-460℃下向步骤S1中生产得到的氧化铬绿中混入尿素进行反应;
S3、将经步骤S2热法处理后得到的氧化铬绿产品投入水洗浆化池,并向水洗浆化池中加入有机还原剂和氧化铬绿产品进行混合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烧碱至物料pH为7-7.5;
S4、将步骤S3最终得到的物料依次进行过滤、烘干、粉碎,生产得到最终的氧化铬绿产品。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每吨步骤S1生产得到的氧化铬绿中加入3-4.5kg尿素。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有机还原剂为酒精、甲醇、甲醛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地,步骤S3中,加入的有机还原剂重量为投入水洗浆化池的氧化铬绿产品重量的0.25-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锦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甘肃锦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7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轴杠杆式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矿井下有害气体检测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