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口径高强度耐腐蚀不锈钢无缝钢管的智能内面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7469.5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2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季学文;严冬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40 | 分类号: | B24B5/40;B24B5/35;B24B41/06;B24B41/04;B24B47/12;B24B41/02 |
代理公司: | 丽水布锐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35 | 代理人: | 程志军 |
地址: | 323400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强度 腐蚀 不锈钢 无缝钢管 智能 内面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大口径高强度耐腐蚀不锈钢无缝钢管的智能内面打磨装置,包括龙门架、第一半千叶轮和第二半千叶轮,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龙门架,所述底座顶部位于龙门架底部设有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一侧设有第一半千叶轮,且无缝钢管另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半千叶轮,此种大口径高强度耐腐蚀不锈钢无缝钢管的智能内面打磨装置,在平移机构的作用下,实现了第一半千叶轮和第二半千叶轮插入无缝钢管内部的作用,在转动机构和第二电机的作用下,实现了千叶轮与无缝钢管的相对转动,使打磨更加充分,在锁定机构的作用下,保证了在转动过程中两个千叶轮不会发生松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有效的对无缝钢管内壁进行打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缝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大口径高强度耐腐蚀不锈钢无缝钢管的智能内面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是由整支圆钢穿孔而成的,表面上没有焊缝的钢管,称之为无缝钢管。根据生产方法,无缝钢管可分热轧无缝钢管、冷轧无缝钢管、冷拔无缝钢管、挤压无缝钢管、顶管等。按照断面形状,无缝钢管分圆形和异形两种,异形管有方形、椭圆形、三角形、六角形、瓜子形、星形、带翅管多种复杂形状。最大直径达900mm,最小直径为4mm。根据用途不同,有厚壁无缝钢管和薄壁无缝钢管。无缝钢管主要用做石油地质钻探管、石油化工用的裂化管、锅炉管、轴承管以及汽车、拖拉机、航空用高精度结构钢管。
现有中在对无缝钢管内壁进行打磨时,由于打磨装置难以完全伸入到无缝钢管内部,造成无缝钢管内壁打磨不充分,为此,我们提出大口径高强度耐腐蚀不锈钢无缝钢管的智能内面打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多个驱动机构相互配合共同组成对无缝钢管内壁进行充分高效的打磨的大口径高强度耐腐蚀不锈钢无缝钢管的智能内面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大口径高强度耐腐蚀不锈钢无缝钢管的智能内面打磨装置,包括龙门架、底座、无缝钢管、第一半千叶轮和第二半千叶轮,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龙门架,所述底座顶部位于龙门架底部设有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一侧设有第一半千叶轮,且无缝钢管另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半千叶轮,所述第一半千叶轮和第二半千叶轮均与无缝钢管内壁转动接触,所述底座内部设有可驱动第一半千叶轮和第二半千叶轮向无缝钢管聚拢和分离的移动的平移机构,所述龙门架底部设有可带动无缝钢管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第一半千叶轮和第二半千叶轮连接端设有可锁定实现同步转动对无缝钢管内壁进行打磨的锁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电机、双向螺纹杆、固定块、固定板、滑动块、限位套和滑槽,所述底座一侧固定有安装板,且安装板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底座内部对应第一电机的位置开设有滑槽,且第一电机输出端穿入滑槽固定有双向螺纹杆的一端,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滑槽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靠近第一电机的表面上啮合连接有固定板,且双向螺纹杆远离第一电机的表面上啮合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双向螺纹杆位于固定板和固定块的表面上对称滑动套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顶部固定有限位套,且限位套与第一半千叶轮和第二半千叶轮均为滑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千叶轮和第二半千叶轮远离无缝钢管的一侧固定有缓冲层,所述固定块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输出端与第一半千叶轮的缓冲层固定连接,且第二半千叶轮的缓冲层与固定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顶部位于第二电机两侧和固定板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且连接板靠近无缝钢管的一侧均固定有电动伸缩杆的一端,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与限位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和固定板两侧固定安装有滑轮,且滑槽两侧内壁对应滑轮的位置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轮与滑轨为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74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