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喷雾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7589.5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9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耿武军;朱丽青;唐红丽;李辉婷;王熹;周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陈翔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喷雾 面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喷雾面罩,包括面罩、雾化瓶、控制器,雾化瓶与面罩通过导管连接,用于向面罩内提供药物喷雾,面罩包括吸气部、呼气部和主气体喷口,吸气部相对于面罩整体向外凸起,并设置于佩戴者鼻部正前方,雾化瓶设置于吸气部下方,使得喷雾面罩整体能够被方便地收纳与携带,主喷气口位于面罩内部,呼气部设置于佩戴者嘴部正前方,主气体喷口与呼气部上设置有不同导向的单向气阀,能有效防止药物的流失浪费。喷雾面罩上设置有开关,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雾化瓶连接,面罩佩戴者能随时通过开关控制药物喷雾的输送,从而满足治疗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治疗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说是一种简易喷雾面罩。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大型工厂的落地,城市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的各类呼吸道疾病屡见不鲜,呼吸道疾病极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于是各种呼吸道疾病治疗方式大量涌现,雾化治疗方式由于其能直达病灶、见效快副作用小等诸多优点深受人们的追捧。现今市面上有诸多呼吸道疾病治疗装置,很多都采用了雾化药物液体的治疗方式,患者需要佩戴治疗面罩,雾化产生装置将药物液体进行雾化处理后通过导管向治疗面罩中注入液体微粒,患者通过将药物液体微粒吸入肺部治疗相关呼吸道疾病。
现有的雾化治疗装置的雾化产生装置通常位于治疗面罩的正前方,与人的面部垂直,不利于整个雾化治疗装置的收纳与佩戴,同时现有的雾化治疗装置的面罩设计采用的是传统面罩结构,传统面罩结构有以下弊端,首先,液态药物微粒会随着佩戴者的呼气作用消散到面罩外,从而造成液态药物微粒的浪费,其次,传统面罩结构采取的是较为封闭的结构,没有呼气口,这会造成佩戴者呼气较为困难,并且现有的雾化治疗装置,基本采取了气压差的工作原理,即面罩佩戴者吸气造成面罩内部压强减少,由于大气压大于面罩内部气压,液态药物微粒会从雾化瓶通过雾化产生装置进入到面罩内部并供面罩佩戴者吸入,液态药物微粒的输送并不能随佩戴者的需求开启或关闭,佩戴者很容易因吸入过量液态药物微粒而发生危险,不利于治疗过程的稳定性与有效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喷雾面罩,通过在面罩上以及喷雾口上设置不同类型的气阀以减少药物喷雾的浪费,同时通过设置开关装置随时控制治疗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喷雾面罩,包括面罩、雾化瓶、控制器,面罩包括面罩绑带、吸气部、呼气部、主气体喷口,吸气部相对于面罩整体向外凸起,吸气部设置于佩戴者鼻部正前方,吸气部下方设置有吸气导管,吸气导管与主气体喷口贯通连接,面罩绑带设置于面罩的靠近脸颊一侧,主气体喷口位于面罩的内部,主气体喷口上设置有向内打开的用于气体向内流动的单向气阀,呼气部正对于佩戴者嘴部,呼气部设置有向外打开的用于气体向外流动的单向气阀,雾化瓶包括瓶身、液体容纳腔、雾化泵、导流管以及开关,容纳腔用于盛放药物液体,雾化泵嵌入设置瓶身内部,导流管设置于液体容纳腔内部,导流管与雾化泵连接,雾化瓶的上端与吸气部连接,药物液体经过导流管向雾化泵流动,吸气导管与雾化泵的出口连接,开关设置于瓶身上,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雾化泵连接,按压开关,开关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向雾化泵发出开启信号,雾化泵开启并通过吸气导管与主气体喷口向面罩内释放液体微粒。
作为一种改进,面罩包括内层罩、外层罩和导气管,内层罩和外层罩所形成的夹层腔内设置有辅助气体喷口,辅助气体喷口位于主气体喷口的上方或/和下方,辅助气体喷口通过导气管与吸气导管连接,辅助气体喷口通过气体导管连接,雾化泵释放的液体微粒通过气体导管向辅助气体喷口输送液体微粒并释放到面罩内,用于平衡面罩内液体微粒密度。
作为一种改进,雾化瓶上设置有显示屏,面罩内设置有微粒密度传感器,容纳腔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体微粒密度传感器与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显示屏连接,用于显示记录面罩内液体微粒密度以及容纳腔内液体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75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臂绑带
- 下一篇:一种新材料生产用收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