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心逆流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9055.6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8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昶旻(苏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10 | 分类号: | F16K11/10;A23C1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苏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7 | 代理人: | 杨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心 逆流 阀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心逆流阀门,包括运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混合控制阀组,所述混合控制阀组的两端贯通连接有蛋白酶罐和脂肪酶罐,所述混合控制阀组包括圆柱壳体,所述圆柱壳体的一侧与运输管贯通连接,所述圆柱壳体的一侧贯通连接有混合管,所述圆柱壳体的顶部安装有二氧化碳吸收管,所述圆柱壳体的底部安装有氧气输入管,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管与混合管之间贯通连接有导通管一,所述氧气输入管与混合管之间贯通连接有导通管二,所述导通管一和导通管二的一端均连接有锥形套,位于所述导通管一一侧的锥形套的底部设置有上浮球,本发明,具有牛奶质量高和生产线利用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牛奶熟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球心逆流阀门。
背景技术
牛奶熟化指将干酪凝块在特定时间内置于控制温度的环境中,让有益的细菌和酶将鲜凝块转变为有特殊香味、质地结构和外观的干酪。干酪熟化过程中,由于凝块中的微生物和酶使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及其他成分发生水解,这使干酪发生理化变化。
牛奶熟化需要两种主要的酶溶液,即脂肪酶和蛋白酶溶液,这两种酶需要加工人员根据牛奶的发酵程度和乳酪成型率具体把握来添加,此时需要利用单独的反应釜来进行,并单独给熟化过程腾出较长的时间来反应,无法将熟化过程整合在牛奶的运输管道中,造成生产线的利用率不高。
第二,由于在运输的过程中牛奶也会进行发酵,在漫长的运输管道里,由于各种酶的分布不均造成牛奶的过熟化或熟化不到位,造成牛奶质量的降低。
此外运输过程中某些种氨基酸的脱酸基作用,以缓慢而稳定的速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气体量的多少称为牛奶的发泡率,如果一段过程内的发泡率高则需要排除胀气,否则会使得管道压强过大引发安全隐患,同时应减少两种酶的供应,如果一段时间内发泡率过低则需要补充氧气。一般情况下都依靠电子传感器等感知牛奶的密度和乳酪成型率等参数,成本高且检测不全面。
因此,设计牛奶质量高和生产线利用率高的一种球心逆流阀门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心逆流阀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心逆流阀门,包括运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混合控制阀组,所述混合控制阀组的两端贯通连接有蛋白酶罐和脂肪酶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混合控制阀组包括圆柱壳体,所述圆柱壳体的一侧与运输管贯通连接,所述圆柱壳体的一侧贯通连接有混合管,所述圆柱壳体的顶部安装有二氧化碳吸收管,所述圆柱壳体的底部安装有氧气输入管,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管与混合管之间贯通连接有导通管一,所述氧气输入管与混合管之间贯通连接有导通管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通管一和导通管二的一端均连接有锥形套,位于所述导通管一一侧的锥形套的底部设置有上浮球,所述运输管内设置有牛奶,所述上浮球和下浮球的密度均等于牛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管的一端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有二氧化碳吸收罐,所述气泵的输入端贯通连接有氧气释放罐,且气泵的输出端与氧气输入管贯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锥形套的内侧壁具有磁性,且上浮球和下浮球的外壁设置有柔性磁性部,所述柔性磁性部与锥形套的内侧壁为配合结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圆柱壳体的一侧安装有蛋白酶输入管,所述圆柱壳体的一侧安装有脂肪酶输入管,所述蛋白酶输入管的一端与混合管之间贯通连接有导通管三,所述脂肪酶输入管的一端与混合管之间贯通连接有导通管四,所述锥形套还设置在导通管三和导通管四的一端,所述脂肪酶输入管的一端贯通连接有脂肪酶罐,所述蛋白酶输入管的一端贯通连接有蛋白酶罐,所述导通管三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叶片泵一,所述导通管四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叶片泵二,所述叶片泵一和叶片泵二的叶片为网架式结构,位于运输管前段的叶片泵一和叶片泵二网孔较为密集,位于后段的叶片泵一和叶片泵二网孔较为稀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昶旻(苏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昶旻(苏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9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