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更换装置及电池更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9792.6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7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何星明;吴元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S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汽车 电池 更换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更换装置及电池更换系统,包括定位装置和提升装置。定位装置包括依次间隙配合的第一定位组件、车身定位平台和第二定位组件;提升装置设于车身定位平台的上方;提升装置包括驱动组件、提升组件和框架组件,框架组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连接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支架结构,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相对,驱动组件设于第一框架上,提升组件设于支架结构上,驱动组件能够通过提升组件带动第二框架接近或远离车身定位平台。本发明解决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池更换平台高度很高,驾乘人员在行驶至电池更换平台时需要行驶上高坡、驾乘人员视线不足、驾乘体验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更换装置及电池更换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采用电能可以解决传统能源驱动模式汽车对环境污染中的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得到人们广泛关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内外各家汽车公司也都认识到电动汽车良好的发展前景,纷纷积极投入电动汽车的研发和制造。当今汽车工业的发展,节能减排成为设计的主要方向,但由于现有技术中电池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等限制,制约电动汽车的应用于推广。为推进电动汽车的普及,已有不少电动汽车采用快速更电池更换池的方案,快速电池更换能够将电动汽车更电池更换池的时间降低至与燃油车加油的时间接近,从而在节省时间的同时,也间接的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目前已有的电动汽车快速电池更换装置,通常是采用提升汽车底盘后在汽车的高度方向进行电池更换,将电池的接头与电动汽车的车身结构的高度方向对接,这种电池更换形式动作简单、效率高,但对电动汽车停放在电池更换平台的底盘平行度要求较高,电池更换时对电动汽车进行位置调节必不可少。目前已有的电动汽车的位置调节技术,多采用举升调节,即利用设置在在电池更换平台下方的举升电机,实现电动汽车的车身位置调节。但这种方式电池更换平台高度很高,驾乘人员在行驶至电池更换平台时需要行驶上高坡,驾乘人员视线不足,驾乘体验差,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威胁汽车乘员的安全;针对上述电池更换方式存在的问题,现有技术有一些是通过挖地坑的方式来降低电池更换平台高度,但挖地坑的方式增加了基建成本和电池更换站布置位置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更换装置及电池更换系统,解决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池更换平台高度很高,驾乘人员在行驶至电池更换平台时需要行驶上高坡、驾乘人员视线不足、驾乘体验差、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更换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和车身定位平台,所述车身定位平台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的一端及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的一端间隙配合;以及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设于所述车身定位平台的上方;所述提升装置包括驱动组件、提升组件和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支架结构,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相对,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提升组件设于所述支架结构上,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通过所述提升组件带动所述第二框架接近或远离所述车身定位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多个竖直支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多个第一传送件,多个所述第一传送件分别设于多个所述竖直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第二传送件,所述第二传送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传送件和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件能够将所述驱动件输出的动能传递给所述第一传送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框架包括两个平行的横梁,两个所述横梁的两端均与所述支架结构相连,两个所述横梁分别设于所述车身定位平台两端的间隙内。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横梁之间连接有两个连接梁,所述车身定位平台上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梁配合的两个连接梁避让部,所述连接梁的两端顶部均设有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连接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97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