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聚合物的表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0039.9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0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廖斌;陈琳;王国梁;罗军;庞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斌;广东省广新离子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2 | 分类号: | C23C14/32;C23C14/35;C23C14/02;C23C14/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胡小英;张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聚合物 表面 处理 方法 | ||
1.一种超薄聚合物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真空室内进行,包括将聚合物薄膜固定在放卷轴上,在导向辊的作用下聚合物薄膜运动到冷辊处进行离子束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完后在导向辊的作用下继续运动到收卷轴上;所述聚合物薄膜厚度低于5微米;
所述离子束表面处理的装置包括离子源系统、电弧系统以及磁控系统,离子束表面处理时聚合物薄膜的温度不高于50℃,处理顺序依次为气体离子源处理,电弧处理和磁控溅射处理,所述气体离子源处理为活化聚合物薄膜表面,所述电弧处理和磁控溅射处理为在聚合物薄膜表面沉积铜;其中,离子源系统中的气体离子源电流大小为0.1-1A;电弧系统中电弧沉积时起弧电流为60-120A,离子束流为0.1-1A;磁控系统中磁控溅射电流为0.1-2A,进气量为200-300sccm;
所述气体离子源与电弧阴极表面中心的直线距离为250-350mm,其连线与竖直夹角30-45度;气体离子源距冷辊表面20-150mm,气体离子源中心比冷辊中心低10-50mm;磁控系统中心距冷辊表面距离30-80mm,与电弧阴极表面中心直线距离250-38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聚合物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离子源选择潘宁源电压20-40KV、考夫曼源电压10-20KV、冷阴极霍尔源0-1KV中的一种,气体离子束流为100-1000m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聚合物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处理和磁控溅射处理能够在聚合物薄膜表面沉积厚度不高于3微米的铜膜层,铜膜层无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聚合物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辊与真空室壁电场强度不低于250V/m;所述磁控系统包括孪生靶磁控溅射,其磁场强度为1-50m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聚合物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辊直径为600-800mm,冷辊内水温-30~0℃,表面粗糙度小于0.01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聚合物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室内气压为2×10-2Pa,气压波动范围不超过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聚合物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离子源与电弧阴极表面中心的直线距离为300-320mm,其连线与竖直夹角35-40度;气体离子源距冷辊表面60-100mm,气体离子源中心比冷辊中心低30-40mm;磁控系统中心距冷辊表面距离50-60mm,与电弧阴极表面中心直线距离320-3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聚合物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束表面处理进行两次。
9.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超薄聚合物的表面处理方法在聚合物薄膜覆铜处理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斌;广东省广新离子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廖斌;广东省广新离子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00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散养蛋鸡的饲料
- 下一篇:一种5G天线移相器表面可焊金属的沉积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