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矢量控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0220.X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马晓曦;王晓燕;高耀红;王紫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K9/97 | 分类号: | F02K9/97;F02K9/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固体 火箭发动机 矢量 控制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矢量控制结构,涉及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对尾喷管进行改进。将拉伐尔喷管拆分为收敛段和扩张段两个部分,两者通过一个球形铰接接头连接,收敛段作为固定座而扩张段作为活动件,使得喷管可以进行一定摆角内的摆动,提供较大的侧向控制力来实现发动机的矢量控制。另外将发动机喷管扩张段设计为具有类波浪形排气道的异型单面膨胀喷管,使一部分气流从排气道喷出,确保推力无较大损耗和旋转稳定性的同时可以有效控制径向方向速度,从而提升对发动机发射射程和方位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矢量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固体火箭发动机属于化学火箭发动机,用固态物质(能源和工质)作为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点燃后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即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燃气经喷管膨胀加速,热能转化为动能,以极高的速度从喷管排出从而产生推力向前飞行。固体火箭发动机是是各种武器的动力装置,同时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它的结构比较简单,具有机动性、可靠性和较易维护性的优点,极大的满足了现代战争和航空航天事业的要求。
排气喷管是发动机是发动机推力的主要产生部件,在飞行马赫数6时,它产生的推力可达到发动机总推力的70%左右,排气喷管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发动机的性能,由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飞行包线,为了达到最好的喷管内部性能,要求喷管的落压比达到数百甚至上千,膨胀比达到几十。传统的轴对称喷管存在膨胀面的机械限制和密封机制等问题,这使得喷管的最大膨胀比无法满足要求。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的这一缺陷,本发明优化了尾喷管的结构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性能及发展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矢量控制结构。与现有的技术结构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运用了一种球形铰接接头来连接收敛段和扩张段喷管,并将扩张段喷管作为一个活动件可以通过控制其摆角来进行矢量控制。且固定座与活动件球面之间有一定间隙,以补偿二者之间热膨胀之差,防止高温下活动件被卡住。将尾喷管设计成单面膨胀喷管且在斜面处设计了类波浪形排气孔,不仅克服了轴对称喷管的机械限制达到了更高的膨胀比,增设的排气孔使得发动机获得了径向的速度,也可在产生激波时减小附面层的影响。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矢量控制结构,它能够有效控制尾喷管的摆角,并可获得径向速度,实现发动机矢量控制。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矢量控制结构,包括球形铰接接头、异型单边膨胀喷管、类波浪形排气道,其特征在于:基于传统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及作用,本发明将喷管扩张段设计为可摆动式喷管,出口截面设置为斜面,形成单面膨胀喷管,产生径向速度,实现矢量控制。
所述球形铰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喷管的活动件与固定座之间有一球形连接座,喷管可在球形座内绕轴摆动;固定座与活动件球面之间有一定间隙,以补偿二者之间热膨胀之差,防止高温下活动件被卡住。球型座用“O”形密封圈进行密封,固定座与活动件之间用铰接接头连接,该接头由转轴与轴承组成。该结构简单不需要特殊材料和工艺,成本较低且摆角较大,能提供较大的侧向控制力。
所述异型单边膨胀喷管,其特征在于:喷管从扩张段中部开始形成单边膨胀,而前半段依旧是正常的扩张段,应用了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在不明显增加所需能量的前提下,采用了简单的管道形状设计以及增设排气道等技术获得了极高的膨胀比,从而实现了在获取径向速度的同时保持飞行器的高排气性能。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02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