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其制法及聚丙二醇的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0285.4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0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桂;茅启帆;汪凯军;曹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5/28 | 分类号: | C08G65/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金属 氰化物 络合 催化剂 制法 丙二醇 | ||
1.一种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满足以下通式:
MCM@M1a[M2b(CN)c]d·vM1(X)e·wL·xH2O·yP·zS
其中,MCM代表介孔分子筛,M1为二价金属离子;M2为过渡金属离子;X为Cl-、SO42-中的一个;a、b、c、d、e为正数;L为有机配体,P为共络合剂,S为过渡金属盐;v=0.5~3,w=0.1~2,x=0.1~2,y=0.03~0.1,z=0.0006~0.01;
所述共络合剂为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共聚物多元醇,分子量为2000~8000;
所述有机配体为醚类和/或酯类;所述醚类选自乙二醇丁醚和/或丙二醇丁醚,所述酯类选自乙酰乙酸甲酯和/或乙酰乙酸乙酯;
所述过渡金属盐为La(NO3)3·6H2O、Cr(NO3)3·9H2O、Ce(NO3)3·6H2O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离子选自Co3+和/或Fe2+。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金属氰化物络盐水溶液,命名为溶液A;在锌盐水溶液中加入过渡金属盐与有机配体,命名为溶液B;
(2)将介孔分子筛载体与有机配体溶液混合,命名为溶液C;
(3)在搅拌的情况下,将溶液A与溶液B同步滴加至溶液C中,然后加入有机配体和共络合剂,继续搅拌,得催化剂浆料;
(4)将催化剂浆料进行过滤、分离、洗涤、干燥,得到所述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金属氰化物络盐为钴氰化钾、铁氰化钾或镍氰化钾,所述锌盐为氯化锌或硫酸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金属氰化物络盐与锌盐的摩尔比为1:4~1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介孔分子筛载体与锌盐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5~1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共络合剂与锌盐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3~10。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合成聚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与起始剂投入反应器中,向反应器内通入惰性气体,向反应器中加入环氧丙烷单体,所述环氧丙烷和起始剂的质量比为5~20:1;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原料加入量的100~100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02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作巧克力用自动印章装置
- 下一篇:一种激光光路柔性激光合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