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特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0778.8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1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南;崔亮;刘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17 | 分类号: | G06F17/17;G16H50/3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健康 水质 基准 特征 参数 确定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特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获取被选择的水质基准特征参数类别;根据所述参数类型,查找相关的文献数据;在所述文献数据中,筛选出符合预设要求的数据;基于所述参数类型对应的致癌和非致癌效应人体健康水质基准推导公式,对筛选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出所述水质基准特征参数类别对应的参数。对基准制定过程中涉及的我国人群暴露参数、水环境参数和水生生物脂质等特征参数筛选、统计分析,可确定我国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中特征参数,可为我国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的制定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修订工作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基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特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质基准(water quality criteria)是水环境中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水生态系统与使用功能不产生有害效应的最大剂量或浓度。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质基准技术体系。我国水质基准的研究起步较晚,其中,关于保护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的研究较早,并已获得系列成果,关于保护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的研究相对较晚,相关报道较少。
生态环境部于2017年发布了《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HJ837-2017)(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的发布为我国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指导,结合指南方法和US EPA于2000年发布的《推导保护人体健康水质基准方法学(2000)》(以下简称US EPA2000年方法),我国学者推导了基于我国人群暴露参数的部分化学物质的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值。
由我国指南和US EPA 2000年方法中关于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的推导方法可知,制定人体健康水质基准时,涉及污染物的毒性参数、生物累积系数(bioaccumulationfactor,BAF)、人体暴露参数(体重(body weight,BW)、饮水量(drinking water intake,DI)、水产品摄入量(fish intake,FI))、水环境参数(颗粒态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carbon,POC)、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水生生物脂质分数(lipid fraction,f1)。US EPA指出应采用受保护典型人群的暴露参数(BW、DI和FI分别为80kg、2.4L/d和0.0220kg/d)和相应水环境参数(如国家默认POC、DOC和f1参数分别为0.5mg/L、2.9mg/L、1.9%、2.6%和3.0%)来制定国家人体健康水质基准。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特征参数值的差异将导致据此计算出的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值的不同,在制定我国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值时,应采用我国人群和水环境的特征参数,因此,急需开展我国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中特征参数的研究和推荐工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特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可确定我国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中特征参数,可为我国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的制定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修订工作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特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被选择的水质基准特征参数类别;所述参数类别包括:人群暴露参数、水环境参数和水生生物脂质;
根据所述参数类型,查找相关的文献数据;
在所述文献数据中,筛选出符合预设要求的数据;
基于所述参数类型对应的致癌和非致癌效应人体健康水质基准推导公式,对筛选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出所述水质基准特征参数类别对应的参数;其中,推导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07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