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件式吊顶用钢架转换层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1101.6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2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举光;吴艳阳;赵士勇;张学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00 | 分类号: | E04B9/00;E04B9/06;E04B9/22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吊顶 钢架 转换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件式吊顶用钢架转换层结构,包括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下方均匀设有第一板体,所述工字钢的底部通过第一螺栓螺纹连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焊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底部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板体;利用第一板体安装在工字钢的底部,通过第三螺纹杆搭配管体的使用,将第一板体与第一板体之间连接,旋转第一套筒可以调节第一套筒与第一螺纹杆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节第二板体到扣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适用不同高度位置的工字钢,从而使得扣板的底部平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顶用钢架转换层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件式吊顶用钢架转换层结构。
背景技术
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简单的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饰,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现代装饰工程对施工质量和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都很高,整体施工区域大、装修档次高、装饰界面多而复杂、验收标准严格。例如,对于原结构顶面为工字钢结构建筑,主龙骨吊筋无法生根支撑,吊筋与工字钢接触面窄,且施工不允许直接焊接在工字钢上,焊接容易损坏主钢梁结构稳定性,且现有的钢架顶间隔较大,不便于扣板的安装,为此,提出一种组件式吊顶用钢架转换层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件式吊顶用钢架转换层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件式吊顶用钢架转换层结构,包括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下方均匀设有第一板体,所述工字钢的底部通过第一螺栓螺纹连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焊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底部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底部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有扣板,所述第一板体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相邻的所述第三螺纹杆相邻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管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滑块的上表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扣板的外侧壁卡接有第三壳体,所述螺丝的一端分别贯穿所述扣板、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侧壁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螺栓的底部贯穿所述管体的内侧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干燥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焊接有拉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焊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套筒。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四个所述第二套筒的底部通过四个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板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1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