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墙合一内衬墙防水及结构一体化施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1135.5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1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梅健伟;刘建华;杨凯;杜高帅;戴迎晨;范虎;滕源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8 | 分类号: | E02D19/18;E02D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一 内衬 防水 结构 一体化 施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墙合一内衬墙防水及结构一体化施工结构,其中高分子自粘胶膜复合防水卷材铺设在地下连续墙的右侧面的位于竖向凸部的上方的位置,内衬墙浇筑模板设置在高分子自粘胶膜复合防水卷材的右侧,沿竖向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和高分子自粘胶膜复合防水卷材沿左右方向相对间隔设置,左侧面的下部贴合竖向凸部的右侧面,植筋和对拉螺杆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并成一直线设置,植筋的左端穿设高分子自粘胶膜复合防水卷材并插设在地下连续墙的右侧面中,对拉螺杆的左端穿设内衬墙浇筑模板并连接植筋的右端,对拉螺母套设并螺纹啮合对拉螺杆的右端且抵靠内衬墙浇筑模板的右侧面。本发明能够方便现场施工并保证内衬墙防水质量,设计巧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间防水节点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两墙合一内衬墙防水及结构一体化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涉及两墙合一内衬墙防水施工及结构施工一体化施工,主要针对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间防水节点施工。
请参见图1所示,地下连续墙1沿竖向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基础底板2水平设置并位于地下连续墙1的右侧,基础底板2的左端与地下连续墙1的右侧面连接,基础底板2的左端上还设置有竖向凸部3,竖向凸部3的左侧面与地下连续墙1的右侧面连接,需要在竖向凸部3上浇筑内衬墙,并且保证内衬墙的防水质量。
现有的通常做法为:在地下连续墙1的右侧面的位于竖向凸部3的上方的位置铺设APP热熔型防水卷材4(厚度3mm),并在APP热熔型防水卷材4的右侧设置胶合板5(厚度15mm),胶合板5沿竖向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APP热熔型防水卷材4和胶合板5沿左右方向相对间隔设置,胶合板5的左侧面的下部贴合竖向凸部3的右侧面,在胶合板5的右侧设置木枋竖楞6(横截面尺寸40mm(宽)x90mm(长),@200),木枋竖楞6沿竖向设置,木枋竖楞6的左侧面贴合胶合板5的右侧面,并在基础底板2上预置地锚7(@1600),地锚7位于木枋竖楞6的右侧,并设置密集的钢管斜撑8(@1600),钢管斜撑8的上端位于钢管斜撑8的下端的左侧,钢管斜撑8的上端抵靠木枋竖楞6,钢管斜撑8的下端抵靠地锚7。
采用上述施工方法,APP热熔型防水卷材性能受天气影响较大,并且按该做法结构施工需进行单侧支模,在基础底板上预留地锚并设密集的钢管斜撑,不便于施工。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两墙合一内衬墙防水及结构一体化施工结构,其能够方便现场施工并保证内衬墙防水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墙合一内衬墙防水及结构一体化施工结构,其能够方便现场施工并保证内衬墙防水质量,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墙合一内衬墙防水及结构一体化施工结构,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两墙合一内衬墙防水及结构一体化施工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基础底板和竖向凸部,所述地下连续墙沿竖向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基础底板水平设置并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右侧,所述基础底板的左端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右侧面连接,所述竖向凸部设置在所述基础底板的左端上,所述竖向凸部的左侧面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右侧面连接,其特点是,所述两墙合一内衬墙防水及结构一体化施工结构还包括高分子自粘胶膜复合防水卷材、内衬墙浇筑模板、植筋、对拉螺杆和对拉螺母,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11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