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聚氨酯铝合金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1301.1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4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舒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兆鑫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5 | 分类号: | C08G18/75;C08G18/76;C08G18/62;C08G18/48;C08G18/32;C08G18/10;C08K13/02;C08K5/521;C08K3/38;C08J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汪纲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聚氨酯 铝合金 复合板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聚氨酯铝合金复合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铸造材料技术领域,其构造主要由铝箔片材、聚氨酯组成,无需使用胶黏剂,使之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极大增强了铝单板幕墙的强度与刚性,保证了长期使用中的平整度及抗风抗震能力,且聚氨酯是可以到良好的隔热隔音作用,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聚氨酯铝合金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塑板是一种新型装饰材料,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问世后很快就在幕墙、室内外装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所谓铝塑板,是指由铝和塑料复合而成的板材。具体说是铝板和塑料芯材在一定工艺条件下通过专用黏合剂粘接复合而成的板材,实际一般是先将用作正、背面铝板进行涂装,然后再与塑料芯材复合。正面板一般涂覆装饰性涂层,背面板涂覆保护性涂层,关于铝塑板的结构,一般来说是三明治式结构,这是一种比较形象的比喻,两层铝板中间夹了一层塑料芯材。例如CN1274926C隔热保温层由复合干粉料A和聚苯乙烯泡沫颗粒B两部分组成,例如中国专利CN202577832U公开了一种聚氨酯铝合金复合板,包括硬泡聚氨酯芯材,在硬泡聚氨酯芯材的下表面贴合铝合金成型板,在硬泡聚氨酯芯材的上表面贴合铝薄纸,但以上都必须通过胶黏剂复杂的贴合步骤来实现复合,铝塑板的主要力学性能有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贯穿阻力、剪切强度、剥离强度等,这些都是关系到铝塑板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是进行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铝塑板的主要用途是幕墙、室内外装饰,其中幕墙是建筑物的外维护构件,又称悬吊挂墙,不承受主体结构载荷,主要承受自重、风载荷、地震作用以及温度作用,铝塑板作为幕墙材料,抗风压是主要考虑的因素。风力垂直作用于铝塑板时,铝塑板主要产生弯曲的变形,故弯曲强度及弯曲弹性模量是幕墙铝塑板的重要性能和参数之一,而塑料与铝材需要胶黏剂黏结,它是影响复合质量的主要因素,一面是与铝粘结,另一面是与塑料粘结,两面的性质完全不同,而胶黏剂熔化不完全,会导致假性复合,早期强度较高、时间一长,因风化影响会使强度降低,甚至鼓泡或开胶等现象,这也是很多铝塑板使用寿命不长的主要原因,剪切也是铝塑复合板的受力方式,因此贯穿阻力和剪切强度也同样是进行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180°剥离强度是反映铝板和芯材粘结性能的重要指标。如果铝塑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自身或结构应力作用下严重变形并开胶,将严重影响建筑物质量和安全,而因为粘结剂的影响导致铝塑板复合过程中的质板面鼓泡、板面陷斑、荷叶边和粘结不良的诸多问题和缺陷,而芯板挤出时带有颗粒状不熔物,这些不熔物平均直径大道一定程度时,就会凸出芯板的表面上,复合时就会造成板面鼓泡现象,我们剥开铝板后会发现,在鼓泡的周围有粘结不良的迹象,造成这一迹象的原因是鼓泡处在辊压复合时,鼓泡周围部分的空气不能被完全挤出而夹在板层中间,极薄的空气层阻断了板层的充分黏合所至。铝塑板板面有拇指印大小的塌陷,这一问题是胶黏剂胶结分散不均匀所致,属胶层质量问题,挤出塑料芯材中含有开口剂、爽滑剂等低分子化学助剂时,胶层的粘结力也会缓慢受到破坏,出现脱胶现象,而且现有的无论是聚氨酯、发泡聚乙烯、发泡聚苯乙烯,其阻燃性能较差,不利于在阻燃要求高的建筑幕墙装饰领域中使用,具有明显的安全隐患,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开发出一种阻燃聚氨酯铝合金复合板的制备方法,以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聚氨酯铝合金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一种阻燃聚氨酯铝合金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兆鑫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兆鑫铝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1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