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2222.2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6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林炎权;李秀娟;林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太丰东方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34;A61K8/64;A61Q19/00;A61Q19/08;A61Q19/02;A61Q17/04;A61Q7/00;A61P17/02;A61P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海洋 贝类 分子 免疫 活性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海洋贝类去壳去脏后进行清洗、打浆、匀浆,制得肉糜;
S2、在经步骤S1制得的所述肉糜中加3-6倍体积水,pH为6.4-7.4,煮沸15-30min,冷却至室温后先加入粗酶液,再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过程中同时进行超声处理,酶解结束后进行灭酶处理,在8000-13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15min,上清液通过孔径为30-55nm的滤膜进行超滤分离,收集经滤膜截留的大分子多肽液,并于进风温度为180-220℃,进料速度为30-45ml/min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后,制得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
其中,所述粗酶液的制备过程为:取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nic22依次经种子培养基、罐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后,离心,取上清液,得粗酶液;
所述种子培养基组份如下:1%蛋白胨、1%氯化钠、0.5%酵母提取物、余量水,pH 7.6-8.0;培养条件:32-35℃,150rpm,摇床培养18小时;
所述罐发酵培养基组份如下:1.6%玉米粉、0.1%MnSO4、0.08%KH2PO4、1%KCl、余量水,pH7.6-8.0;接种量:7wt%液体种子,培养条件:溶氧DO维持在40%以上,32-35℃,培养18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海洋贝类为珍珠贝、扇贝、四角蛤和牡蛎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匀浆处理的搅拌速率为2000-10000rpm,时间为10-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蛋白酶为诺维信碱性蛋白酶和诺维信风味蛋白酶的混合物,且所述诺维信碱性蛋白酶和诺维信风味蛋白酶的体积比为1-3:3-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酶解的时间为1-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超声处理的功率为180-200W,所述超声处理的温度为25-40℃,所述声处理的时间为10-15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灭酶处理的具体过程为:加热至90-120℃并保持搅拌2-12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膜过滤的压强为1.0-1.5MPa,分离温度为40-50℃。
9.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太丰东方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太丰东方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22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贯流风轮及贯流风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综合布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