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联电池组单体参数差异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2297.0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3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彩萍;柳杨;张琳静;张维戈;张言茹;黄彧;孙丙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96 | 分类号: | G01R31/396;G01R31/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张新利;谢建玲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电池组 单体 参数 差异 辨识 方法 | ||
1.一种串联电池组单体参数差异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串联电池组电池单体完整的开路电压曲线作为所述方法的参考曲线,简称参考曲线;
步骤2:将串联电池组的一次恒流充电数据作为分析对象,选取其中一支电池单体的充电电压曲线进行分析,简称充电曲线;
步骤3:对参考曲线和充电曲线进行前向差分运算,得到两曲线的电压差分曲线,采用动态时间扭曲算法对两电压差分曲线进行相似度和匹配关系的计算,得到两电压差分曲线上数据点的对应关系;所述数据点的对应关系为:一一对应或一对多;
步骤4:筛选出上述对应关系为一一对应的数据点,并计算所有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数据点之间的索引值之差的平均值Td;
步骤5:根据串联电池组的充电倍率和采样时间间隔设置比例系数Tr;
步骤6:计算索引值之差的平均值Td与比例系数Tr的比值R,按如下公式(1)计算,
其中,R为电池单体在充电过程中的起始SOC;
步骤7:选取串联电池组中其他电池单体,重复步骤2-步骤6,直到全部电池单体均完成计算,得到串联电池组中全部电池单体在充电过程中的起始SOC;
步骤8:根据各单体电池的充电起始SOC,计算出反映串联电池组SOC一致性的单体SOC差异情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电池组单体参数差异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开路电压曲线在电池出厂或成组前,由电池厂提供或测试得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串联电池组单体参数差异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开路电压曲线映射到与串联电池组充电工况相应的充电倍率和采样频率条件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电池组单体参数差异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恒流充电的DOD大于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电池组单体参数差异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比例系数Tr按照参考曲线上每个采样点对应的SOC增量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串联电池组单体参数差异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比例系数Tr按以下方法设置:
假设串联电池组参考曲线的充电倍率为mC,采样时间间隔为ns;则比例系数Tr按如下公式(2)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22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