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胫骨畸形矫正的位姿空间等间距轨迹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2538.1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1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锋;李国通;左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34/10 | 分类号: | A61B34/10;G16H20/40;G16H5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胫骨 畸形 矫正 空间 间距 轨迹 规划 方法 | ||
1.一种用于胫骨畸形矫正的位姿空间等间距轨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三个步数:
(1)骨-固定器系统模型建立:近端骨垂直且刚性地固定于近端环的中心,远端骨垂直且刚性地固定器远端环中心,进而建立骨-固定器系统模型;
(2)基准坐标系建立;
(3)位姿空间等间距轨迹规划方法建立:首先建立畸形矫正轨迹约束方程,随后分别对远端骨末端的位置和姿态进行等间距离散规划;
步骤(1)中,在角度旋转中心处将畸形骨截骨为近端骨和远端骨两段,在初始畸形位置,畸形骨的近端骨通过克氏针垂直且刚性地固定在近端环中心,畸形骨的远端骨通过克氏针垂直且刚性地固定在远端环中心,近端骨作为参考骨,当畸形被完全矫正时,外固定器到达中性位置,远端骨与近端骨轴线对齐;
步骤(2)中,固定坐标系O-xyz建立在近端环的中心,z轴垂直于近端环向下,坐标系O1-x1y1z1建立在近端骨末端中心点位置并且与固定坐标系O-xyz平行且方向一致;
相应地,动坐标系G-uvw建立在远端环中心,w轴垂直于远端环向下,坐标系G1-u1v1w1建立在远端骨末端中心点位置并且与动定坐标系G-uvw平行且方向一致,外固定器在中性位置时,固定坐标系O-xyz和动坐标系G-uvw平行且方向一致;
步骤(3)中,设总的畸形矫正步数为n,远端骨末端中心点从初始畸形位置到目标位置的均匀间隔的线性轨迹就是目标矫正轨迹,该轨迹的约束方程用式(1)表示:
其中G10(XG10,YG10,ZG10)和G1n(XG1n,YG1n,ZG1n)分别是固定坐标系O-xyz中在步数0和步数n处远端骨末端中心点G1的位置矢量,其中步数0表示位于初始畸形位置,步数n表示到达目标位置;
将远端骨末端中心点G1分别沿固定坐标系O-xyz的x轴、y轴、z轴的位置总调节量进行等距离散分割为n个部分,进而均等规划远端骨末端中心点的G1位置轨迹,可用式(2)表示:
进一步,远端骨末端中心点G1在固定坐标系O-xyz中步数h(h=1、2,...,n)处的位置G1h(XG1h,YG1h,ZG1h)的约束方程用式(3)表示,且该方程为远端骨末端中心点G1的位置等间距离散约束方程:
将远端骨分别绕固定坐标系O-xyz的x轴、y轴、z轴的姿态总调节量进行等距离散分割为n个部分,进而均等规划远端骨的姿态变化轨迹,用式(4)表示:
其中θ1,θ2,θ3分别表示远端骨在初始畸形位置时,分别绕固定坐标系O-xyz的x轴、y轴、z轴的畸形角度,也是远端骨在初始畸形位置时的姿态,令θ10,θ20,θ30表示在固定坐标系O-xyz中步数0处分别绕固定坐标系O-xyz的x轴、y轴、z轴的姿态,θ1n,θ2n,θ3n表示在固定坐标系O-xyz中步数n处分别绕固定坐标系O-xyz的x轴、y轴、z轴的姿态;
远端骨在固定坐标系O-xyz中步数h处的姿态θh(θ1h,θ2h,θ3h)的约束方程用式(5)表示,其中h=1、2,...,n;且该方程为远端骨的姿态等间距离散约束方程:
其中θ1h,θ2h,θ3h(h=1,2,...,n)表示在固定坐标系O-xyz中步数h处分别绕固定坐标系O-xyz的x轴、y轴、z轴的姿态;
通过分别建立远端骨末端中心点G1的位置等间距离散约束方程和远端骨的姿态等间距离散约束方程,进而完成胫骨畸形矫正的位姿空间等间距轨迹规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25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