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3624.4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6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尹华镜;朱钧;翦林鹏;王元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思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2/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志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传输的业务流数据,若业务流数据的总传输长度大于或等于业务子信道的长度,则获取当前缓存的第一业务流数据;按照业务子信道的长度将第一业务流数据分成与业务子信道相对应的业务流数据段,并基于预设的交织深度对业务流数据段进行交织得到多个交织块,确定各个交织块的第一有效数据长度;根据第一业务流封装规则对业务流数据段和第一有效数据长度进行封装,得到第一业务封装数据,并将第一业务封装数据通过业务信道传输至接收系统。本发明最大限度保障流数据的连续性,在出现传输过程出错的情况下,即使可能有部分错误内容,也仍可输出全部的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信息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数据流”是通信领域对数据的传输形式所做出的一种定义,以数据流的形式进行传输的数据我们将其称为“流数据”。通常来说,数据流是连续而不是分批发送数据记录的过程,数据流这种传输形式对于在生成数据时,是以连续性而小尺寸的发送数据的数据源类型来说是非常合适的。这类型的数据源比较常见,比如来自连接设备的遥测数据、音视频数据、交通传感器,健康传感器等。数据流的传输过程具有数据连续不断生成、数据传输次序不受应用系统控制等特点,处理数据流的系统一般具备较强的容错能力,即当数据流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部分错误时,并不会对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明显的影响;而如果数据流出现明显的中断、丢失等情况,则会影响系统的使用者获得连续性数据的前提需求。也就是说,在一些应用场景下,系统选择使用数据流作为数据传输方式时,更关注数据的连续性和时序性,对于少量传输错误往往具备一定的容忍度。
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广播的数字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比如共生调频数据广播就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广播系统,其在北斗导航差分定位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的广泛使用开辟出一条便捷之路,并且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业领域所关注。这样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场景的数据广播系统,在被推广开来之后,必然会面向各种类型的数据传输需求,而传输流数据这种非常普遍的应用是其必须具备的功能之一。可以看到,随着共生调频数据广播系统物理层标准技术的公开,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标准协议也逐步完善起来,其中,共生调频数据广播消息和业务数据传输协议中包含了对数据流的传输支持,但是单从协议内容来看,在系统出现解码错误的情况下,其似乎将保障数据连续性的任务交给了更上层的应用,不可避免地会使得整个系统的使用在支持数据流传输形式的功能上,变得不那么方便。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数字广播系统在传输流数据时的数据连续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流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流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数字广播系统当前传输的业务流数据,若所述业务流数据的总传输长度大于或等于业务子信道的长度,则获取所述数字广播系统当前缓存的第一业务流数据;
按照所述业务子信道的长度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数据分成与所述业务子信道相对应的业务流数据段,并基于预设的交织深度对所述业务流数据段进行交织得到多个交织块,确定各个所述交织块的第一有效数据长度;
根据预设的第一业务流封装规则对所述业务流数据段和所述第一有效数据长度进行封装,得到第一业务封装数据,并将所述第一业务封装数据通过业务信道传输至接收系统,其中,所述业务信道包括多个业务子信道。
可选地,所述获取数字广播系统当前传输的业务流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业务流数据的总传输长度小于业务子信道的长度,则按照所述业务子信道的容量获取所述数字广播系统当前缓存的第二业务流数据,并确定所述第二业务流数据的第二有效数据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思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思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36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棒线材的连续防腐处理设备及工艺
- 下一篇:自适应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