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胶带贴标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3642.2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9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叶为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为栋 |
主分类号: | B65C9/00 | 分类号: | B65C9/00;B08B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99 天津市东丽区黄海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胶带 贴标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胶带贴标机,其结构包括自动贴标装置、固定支架、工作台、支撑脚、电控面板、传送辊,所述自动贴标装置通过螺母旋紧固定于固定支架内侧,并设于工作台上方,所述工作台贯穿于固定支架上方,所述支撑脚顶部一端与工作台底部焊接相连,所述传送辊设有若干个,依次分布于工作台上,本发明通过设立清洁吸附装置,在即将粘贴,通过对需要粘贴产品表面的清理,并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将粉尘碎屑吸附,保证产品表面的清洁度,使其粘贴时贴合更加紧密平整,避免卷边,粘贴不牢,粘贴内部因为灰尘碎屑而鼓起等问题,增强粘贴效果,并且灰尘碎屑通过静电吸附集中处理,避免再次回到空气后又落回产品表面的恶性循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全自动胶带贴标机。
背景技术
全自动胶带贴标机,是一种自动化设备,目前我国生产贴标机的种类正在逐步增加,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已从手动、半自动贴标的落后局面,转向自动化高速贴标机占据广大市场的格局,胶带贴标机在粘贴过程中,车间会存在较多的粉尘碎屑,该粉尘碎屑落在产品表面上进行粘贴易导致粘贴表面不平整,卷边等情况,粘贴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全自动胶带贴标机,其结构包括自动贴标装置、固定支架、工作台、支撑脚、电控面板、传送辊,所述自动贴标装置通过螺母旋紧固定于固定支架内侧,并设于工作台上方,所述工作台贯穿于固定支架上方,所述支撑脚顶部一端与工作台底部焊接相连,所述传送辊设有若干个,依次分布于工作台上,所述电控面板设于工作台侧边,并通过电与自动贴标装置紧密连接;
所述自动贴标装置下方设有清洁吸附装置,所述清洁吸附装置底部一端嵌入工作台内部与之相连,所述清洁吸附装置包括扬尘装置、正极板、负极板、除尘集纳装置,所述正极板与负极板呈平行状分别设于扬尘装置左右两侧,所述除尘集纳装置顶部一端与扬尘装置固定相连,底部一端嵌入工作台内,所述除尘集纳装置设有2组,并且呈对称结构分别设于扬尘装置左右两侧,两组所述除尘集纳装置外侧分别与正极板、负极板配合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扬尘装置包括固定清洁台、清洁转轮,所述清洁转轮设有4组,并且设于固定清洁台下方,所述固定清洁台顶面通过螺母旋紧于自动贴标装置底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清洁转轮包括中心转轴、转轮体、软质毛刷层、连接轴承,所述中心转轴贯穿连接于转轮体中心轴上,所述软质毛刷层包裹于转轮体外表面,所述连接轴承嵌套连接于中心转轴顶部外表面,并将中心转轴与固定清洁台相连接,软质毛刷层对正极板、负极板表面下刮进行除尘操作,避免材质过硬刮花正极板与负极板表面,并且正极板与负极板横截面呈波浪形,增加静电吸附面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除尘集纳装置包括连接横板、驱动电机、刮除装置、升降电轨、集尘盒,所述连接横板内侧与固定清洁台相连,所述驱动电机设于连接横板上方,所述升降电柜设于连接横板下方,并通过电与驱动电机紧密连接,所述升降电轨底部与集尘盒配合相连,所述集尘盒嵌入工作台内部,所述刮除装置内侧一端嵌入升降电轨中,并且为活动连接,所述刮除装置外侧则分别与正极板、负极板配合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刮除装置包括下刮除尘主体、升降连接件、细孔海绵、集尘凹槽,所述升降连接件固定连接于下刮除尘主体右侧,并且将下刮除尘主体与升降电轨相连,所述集尘凹槽与下刮除尘主体呈一体化结构,所述集尘凹槽连接于下刮除尘主体底部,所述细孔海绵紧密粘贴于下刮除尘主体左侧表面,下刮除尘时,正极板、负极板表面积累的灰尘浮毛进入集中于集尘凹槽中,避免下刮除尘时灰尘四处分散,便于收集处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下刮除尘主体还设有弹簧槽、细弹簧、磁块套壳、上磁块,所述弹簧槽与下刮除尘主体一体化结构,所述弹簧槽连接于下刮除尘主体内部,所述细弹簧顶部与弹簧槽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细弹簧底部与磁块套壳顶面固定相连,所述上磁块锁定于磁块套壳内部下方,所述上磁块活动设于集尘凹槽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为栋,未经叶为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3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对讲机的耐久试验设备
- 下一篇:一种柔性手爪及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