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纳米CT投影数据的中心切片对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4025.4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3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滔;徐文峰;朱溢佞;邓世沃;赵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俐玛精密测量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4 | 分类号: | G06F17/14;G06F17/18;G06T7/38;G06T7/2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石辉;赵立军 |
地址: | 21512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ct 投影 数据 中心 切片 对齐 方法 | ||
1.一种微纳米CT投影数据的中心切片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样品在投影角下的待校正投影图像序列为取所述待校正投影图像序列中的第一待校正投影图像PA和第二待校正投影图像PB,并获取所述第一待校正投影图像PA对应的第一参考投影图像PAstd以及所述第二待校正投影图像PB对应第二参考投影图像PBstd;
步骤1中的“获取所述第一待校正投影图像PA对应的第一参考投影图像PAstd以及所述第二待校正投影图像PB对应第二参考投影图像PBstd”的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1,将PA,PB分别按照预设的搜索角序列中的每一个角度进行旋转,得到两组旋转后的投影图像序列
步骤12,分别计算投影图像序列和的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复数图像序列分别截取复数图像序列中每张复数图像中心的复数值
步骤13,按照下式计算和两两之间的匹配移动量mAi,Bj,将PAi向y轴正向移动mAi,Bj个单位,得到P′Ai,计算P′Ai和PBj的均方根误差erri,j,称之为投影图像PAi和PBj的匹配误差,与两两之间的匹配误差则为其中i为虚数单位:
步骤14,找出匹配误差中最小值的索引imin,jmin;
步骤15,利用频域匹配得到到的匹配移动量,记为
步骤16,将投影图像向上平移得到所述第一参考投影图像PAstd,投影图像向下平移得到第二参考投影图像PBstd;
步骤2,将所述待校正投影图像序列中的第t张待校正投影图像Pt(t=1,2,…,NA,t≠A,B)按照预设的搜索角序列中的每一个角度进行旋转,得到一组旋转后的投影图像序列再与所述第一参考投影图像PAstd按照如下子步骤进行中心切片频域匹配校正:
步骤21,计算第一参考投影图像PAstd和投影图像序列的二维傅里叶变换,分别得到复数第一参考投影图像f(PAstd)、复数图像序列分别截取f(PAstd)和中每张复数图像的中心复数值f(PAstd)mid、值
步骤22,按照下式(1)计算投影图像Ptk到PAstd的匹配移动量mtk,将Ptk向y轴负向移动mtk个单位,得到P′tk,计算P′tk和PAstd的均方根误差errk,称之为投影图像Ptk和PAstd的匹配误差,PAstd与之间的匹配误差则为其中i为虚数单位:
步骤23,获取匹配误差中的最小值索引kmin,得到摇摆校正角和校正摇摆角后的第t张投影图像
步骤24,利用中心切片频域匹配获取到PAstd的匹配移动量记为
步骤25,将投影图像向上平移得到第t张投影图像的校正端跳误差后的投影图像P′t,std;
步骤26,取不同的待校正投影图像,返回步骤2,直至校正完毕所述待校正投影图像序列中所有第t张待校正投影图像的摇摆和端跳,得到校正摇摆和端跳误差后的投影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俐玛精密测量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俐玛精密测量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40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尼龙卡圈密闭性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门油封骨架的刚度测试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