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人机的空域范围内有害气体分布及溯源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4364.2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7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蔡兰宇;朱硕文;张中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鑫康尔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G01C5/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穆丽红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人机 空域 范围内 有害 气体 分布 溯源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域范围内有害气体分布及溯源检测方法,利用搭载有基于片剂性电化学传感器的有害气体快速检测单元、悬停高度检测单元、视频图像单元、定位单元、无线数传单元的无人机系统及数据接收平台进行空域范围内有害气体分布及溯源检测,实时向数据接收平台上传无人机在不同位置,不同高度检测到的有害气体浓度数据,并实时传输现场视频。本发明相对传统地面站测量方式,将测量方式从平面提高到了立体,极大的提高了对有害气体分布的认识;通过使用片剂型电化学传感器极大的降低了检测装置的重量,有利于延长无人机的滞空时间;通过有害气体分布的空间向量的构建,极大的提高了对有害气体扩散通道的发现和预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域范围内有害气体分布及溯源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有害气体监测大多是依托地面建立的,通过广泛分布的网格化形式的固定式有害气体监测站点,并结合气象参数测量,实现对有害气体浓度的分布、溯源、扩散等情况的掌握。
当处于众多网格化的监测站点中的某一个点位,其监测到的有害气体浓度发生大的变化时,由于随着风速、风向等气象条件的变化,必然带动邻近站点的数据发生相应变化。利用这些特点可以获取特定污染物的实时分布状况,以及动态的扩散矢量,从而归化出污染物的源头。
现有方案最大的缺点在于监测点位普遍位于地面,个别点位设置在城市某些楼宇的楼顶,但适于安装的位置一般是5层以内,且点位有限。化工原料储运过程中发生突发性有害气体发生泄露、剧烈燃烧、爆炸等情况下,一般都会伴有高温或高压的能量释放过程,有害气体会随着热空气迅速爬升,并随着风速风向等自然条件作用下继续扩散。地面站想要捕捉到有害气体,则只能等待有害气体的逐步扩散和冷却后自然沉降(一般是分子量大于22.4的气体),此时有害气体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已然产生,失去了提前预警和防范的机会。因此,有必要尽可能早的找到有害气体产生的扩散路径,以便提前做出预案,人员疏散、消防等措施,这就要求在有害气体扩散的初始阶段进行检测,但此时的污染物主要存在于高空,普通地面站无法捕捉测量,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环境中有害气体扩散做出判断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域范围内有害气体分布及溯源检测方法,利用无人机搭载专用的轻量、小型化便携式检测设备,飞行至高空进行检测,实现在第一时间内对立体空域内有害气体分布情况做出判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域范围内有害气体分布及溯源检测方法,利用搭载有基于片剂性电化学传感器的有害气体快速检测单元、悬停高度检测单元、视频图像单元、定位单元、无线数传单元的无人机系统及数据接收平台进行空域范围内有害气体分布及溯源检测;
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1,无人机搭载的各检测单元启动并完成预热后升空,由高度检测单元闭环控制无人机悬停于相对起飞点地面设定距离上空,并通过无线数传单元回传起飞点位的检测浓度、位置信息以及当前悬停的相对地面高度和海拔高度;
步骤2,在相对高度不变的情况下,以起飞点经纬度坐标为圆心,设定距离为半径,飞行二个圆周,同时上传检测浓度数据;
步骤3,无人机爬升至相对高度为设定距离的空域,圆心坐标和半径不变,再飞行二个圆周,同时上传检测浓度数据;
步骤3,无人机继续爬升至相对高度为设定距离的空域,其他参数不变,再飞行二个圆周,同时上传检测浓度数据;
步骤4,步骤1至步骤3完成后,无人机可收回,并根据检测到的数据,得到位于起飞点地面上空,设定半径及高度的圆柱形空域范围内的有害气体浓度分布截面图;
步骤5,根据得到的有害气体浓度分布截面图规划出有害气体的空域扩散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鑫康尔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鑫康尔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43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降噪嵌入处理模块
- 下一篇:一种储能电池健康状态辨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