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哑光成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哑光包装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4722.X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3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汉;杨泽刚;郑国坚;俞国星;裴鹏;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新长盛塑料薄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08;B32B27/18;B32B27/20;B32B27/32;B32B27/30;B32B27/36;B32B33/00;B29D7/01;C08J5/18;C08L23/06;C08L23/08;C08K3/36;C08K3/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及其 制备 方法 包装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哑光成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哑光包装材料,所述哑光成型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雾面层、芯层及电晕层,所述雾面层、芯层、电晕层的重量比为0.8~1.2∶6~8∶1.5~2.2,所述雾面层、芯层及电晕层通过共挤出工艺制备得到。所述哑光包装材料包括塑料基材层、光油层及哑光成型膜。本发明提供的哑光成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哑光包装材料,所述哑光成型膜能使包装材料呈现高档的哑光效果,在二次成型时不出现开裂或外观变化,拉伸强度好,并且透光性好,具有较长的电晕保持时间,能与油墨、胶水较好的粘附。所述哑光成型膜能代替哑光油墨覆盖在图案表面,在提供立体、哑光的高档效果的同时,还可作为耐磨保护层,为光油图案及塑料基材层提供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哑光成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哑光包装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类食品和日用品卫生性和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塑料包装因为其质量轻、成本低、包装形式多样、使用便利、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备受越来越多的品牌商以及消费者青睐。但塑料包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变化日新月异,各品牌为了抢占市场或在同品类产品竞争中脱颖而出,纷纷使用更新颖的包装形式或外观设计,以获取更高的关注度和忠诚度。
较之通过鲜艳的色彩和高亮的外观博取眼球,品牌商更倾向于打造高端和优雅的形象,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于是,哑光效果的塑料包装备受青睐。现有技术中,塑料包装获取哑光效果的方法主要通过在包装表面涂哑油得以实现,但是,喷涂哑油成本较高,并且只能涂覆平面形状,而且存在不耐磨,涂覆厚度不好控制等缺陷,更重要的是由于哑油耐温性差,涂覆哑油后的塑料包装无法拉伸成型(拉伸需要加热,而油墨耐温性能差,且容易开裂),于是涂覆哑油的塑料包装材料在某些需要外形变化的领域就无法使用,无法满足差异化产品的更高需求。另外,现有的涂覆哑油的方式,通常为局部涂覆,工序较复杂,使得成本较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具有哑光效果的材料,既能使塑料包装具有哑光效果,成本低又能再加工拉伸成型。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哑光成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哑光包装材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哑光效果的塑料包装材料无法再次拉伸成型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哑光成型膜,其中,所述成型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雾面层、芯层及电晕层,所述雾面层、芯层、电晕层的重量比为0.8~1.2∶6~8∶1.5~2.2,所述雾面层、芯层及电晕层通过共挤出工艺制备得到。
所述哑光成型膜中,所述雾面层、芯层、电晕层的重量比为1∶7∶2。
所述哑光成型膜中,所述雾面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高密度聚乙烯20%~50%,双峰聚乙烯10%~40%,消光剂1%~1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40%,低密度聚乙烯10%~40%,加工助剂0.3%~2%。
所述哑光成型膜中,所述芯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高密度聚乙烯10%~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40%,低密度聚乙烯20%~40%,填充剂10%~30%,加工助剂0.3%~2%。
所述哑光成型膜中,所述电晕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高密度聚乙烯10%~30%,茂金属聚乙烯40%~60%,低密度聚乙烯20%~40%,加工助剂0.3%~2%。
所述哑光成型膜中,所述加工助剂包括合成PE蜡、裂解PE蜡、含氟聚合物、乙撑双硬脂酰胺、硬脂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哑光成型膜中,所述消光剂包括石墨、碳酸钙、滑石粉、二氧化硅、硅灰石、云母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哑光成型膜中,所述雾面层、芯层及电晕层的熔融指数为0.3~5g/10min(190℃/2.16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新长盛塑料薄膜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新长盛塑料薄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47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