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5794.6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4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玲;高建华;李欣岳;扈金东;夏仙;乔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奥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73 | 分类号: | A61K8/73;A61K8/9794;A61K8/81;A61Q19/00;A61Q1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皮 石斛 多糖 透明 可溶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外用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由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和辅料组成,所述辅料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还涉及该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主要包括:配置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聚乙烯醇溶液和透明质酸溶液;制备针尖‑多糖溶液和背衬溶液;向PDMS模具中加入针尖‑多糖溶液,真空静置,离心;将PDMS模具中多余的溶液除去,干燥;向PDMS模具中加入背衬溶液,离心;干燥;脱模。本发明的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具有淡化细纹、保湿、刺激性小、使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用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中含有多糖、黄酮类、酚类、维生素和氨基酸等物质,由于这些物质所具有的抗氧化、抗衰老和治疗某些疾病等作用,铁皮石斛在药品、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功效原料方面的应用受到高度重视。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2015版)》中,铁皮石斛提取物已作为化妆品原料被列入其中。铁皮石斛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是多糖类物质,经研究发现铁皮石斛中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并且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1,1-二苯基-2-3硝基苯肼)均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起到保护生物膜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微针是一种新型的物理辅助技术,能够直接穿透皮肤角质层,形成孔道输送药物分子,从而提高药物渗透率,提高疗效。可溶性微针是微针中的一大类,现已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活性物质经皮递送方式,随着可溶性微针领域研究的升温,各种用途的微针层出不穷。微针中加载的化合物分为大分子和小分子化合物,其中,大分子化合物主要用于疾病预防和糖尿病的治疗,而小分子化合物已广泛用于治疗、诊断、美容等。
微针美容疗法源自法国,目前已在日本、韩国、欧美广泛使用。目前上市的产品主要是以韩国ROYAL SKIN和日本YOOKO品牌为主的不含药的透明质酸微针眼贴,透明质酸虽能起到填充皮肤组织和保水功能,却难以满足当代女性对抗色素沉着、瘢痕修复等方面的需求。随着美容产品“绿色、天然、无刺激”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天然植物配方的美容产品已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及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推崇,铁皮石斛多糖因其具有抗衰老、抗氧化、保湿和增强新陈代谢的特性,能够有效保持皮肤水分、增强肌肤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铁皮石斛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美容护肤产品中。2004年美国的Clinical Resolution Laboratory公司上市了一种微针治疗系统。该系统200多个不锈钢针,能穿透角质层0.2~0.3mm,并在表皮制造一些微通道来促进美容产品的吸收,可以有效地解决皮肤用品吸收少的问题。金属微针用于美容已经开展得较为成熟,然而由于卫生条件和技术等方面的约束,不适合居家操作,增加了该技术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而可溶性微针使用方便、卫生,在美容方面拥有巨大的开发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合成路线简单、有效、原料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所述微针由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和辅料组成,所述辅料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
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分别配置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聚乙烯醇溶液和透明质酸溶液;
S2.取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与透明质酸溶液混合,制得针尖溶液,然后向针尖溶液中加入铁皮石斛多糖,使每100mL针尖溶液中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为0.5%~1.0%(m/v),制得针尖-多糖溶液;
S3.取聚乙烯醇溶液与透明质酸溶液混合,制得背衬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奥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奥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57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试验管件径向操作平台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的可调式预制框架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