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一体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5842.1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1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李晓辉;刘小琛;刘洋洋;梁彬;刘伟东;李磊;李丹;邹琪;赵庆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S10/20;G05F1/67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20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系统 | ||
1.光伏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发电部分、储能部分和逆变部分;所述光伏发电部分包括光伏阵列PV和Boost功率变换器,储能部分包括储能和双向DC/DC变换器,光伏阵列PV通过Boost功率变换器连接逆变部分,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和给定功率跟踪控制;储能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连接逆变部分,实现电压和电流的控制;逆变部分采用三相全桥逆变并网,能够接入直流负荷单元和交流负荷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部分和储能部分共用直流母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部分基于直流母线电压,采用Boost功率变换器构成的Boost变换电路实现对电流源特性的光伏阵列PV端电压的调节,在光照温度变化情况下,实现功率跟踪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跟踪控制包括最大功率跟踪控制MPPT和限功率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功率跟踪控制MPPT的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实时采集光伏阵列PV端的电压Uk和电流Ik;
步骤2、计算光伏阵列PV端功率Pk,其中Pk=Uk*Ik;
步骤3、判断光伏阵列PV端功率Pk是否等于上一时间光伏阵列PV端功率Pk-1,若Pk等于Pk-1,则进行步骤2,否则进行步骤4;
步骤4、判断Pk是否大于Pk-1,若Pk大于Pk-1,则进行步骤5,否则进行步骤6;
步骤5、判断Uk是否大于Uk-1,若Uk大于Uk-1,则增大扰动电压ΔU,根据扰动电压ΔU输出产生的占空比与三角载波比较后形成PWM波,作用于Boost功率变换器并进行步骤1,否则减小扰动电压ΔU,根据扰动电压ΔU输出产生的占空比与三角载波比较后形成PWM波,作用于Boost功率变换器并进行步骤1;
步骤6、判断Uk是否大于Uk-1,若Uk大于Uk-1,则增大扰动电压ΔU,根据扰动电压ΔU输出产生的占空比与三角载波比较后形成PWM波,作用于Boost功率变换器并进行步骤1,否则减小扰动电压ΔU,根据扰动电压ΔU输出产生的占空比与三角载波比较后形成PWM波,作用于Boost功率变换器并进行步骤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部分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组成的Buck-Boost变换电路实现电压/电流控制,在电流控制模式下以直流母线电压Udc为基准,实现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大小的控制;在电压控制模式下以电池电压为基准,实现对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部分在有功-无功P/Q模式下,通过坐标变换将逆变器输出三相交流电压、电流变换到旋转坐标系下,以直流母线电压和无功电流为控制目标,采用PI闭环控制,基于SVPWM实现对逆变器的控制;在电压-频率VF模式下,通过坐标变换将逆变器输出三相电压、电流变换到旋转坐标系下,以逆变输出电压和频率为控制目标,采用PI闭环控制,基于SVPWM实现对逆变器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58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