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电极光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5939.2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述;郝远强;张杰;刘灿军;谷慧;周剑林;曾荣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李琳;贺寿元 |
地址: | 4112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电极 电化学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微电极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S1、将金属丝固定于毛细玻璃管内,拉制处理成金属微纳米电极;
S2、在金属微纳米电极尖端端部电沉积金属M,金属M经过氧化或热处理形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层,之后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层表面进行硅烷偶联处理,即得微电极基底;
S3、微电极基底通过酰胺键与有机光电分子结合即得微电极光电化学传感器;其中,有机光电分子为,其中,R为、、、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极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材料为铂或金,金属丝直径为20~50微米,毛细玻璃管的材料为石英或硼硅酸盐,毛细玻璃管的内径为0.2~1 毫米,金属微纳米电极的直径为0.2~1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电极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M为钛、铁、锡、镉、铬、铝中的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层厚度为0.1~2微米。
4.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微电极光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金属微纳米电极,金属微纳米电极外层为玻璃毛细管,金属微纳米电极尖端端部电沉积有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层尖端端部键合有有机光电分子层。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电极光电化学传感器的一种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极光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生物活性氧物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微电极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生物活性氧物种的具体检测方法为:1)将微电极光电化学传感器置于含生物活性氧物种的待测样品中,反应时间为1-60 min;2)采用电化学工作站以三电极体系对待测样品进行测试,微电极光电化学传感器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均采用铂丝电极;3)用时间-电流法对生物活性氧物种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59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