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扭线装置的扭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6042.1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3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邓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科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2308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线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扭线装置的扭线方法,扭线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壳体和至少一个扭线夹,所述扭线夹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扭线夹连接,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对多股待处理线圈的线束进行扭线操作,从而实现自动扭线,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人工扭线导致产品伤害且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扭线装置的扭线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线圈是充电器或电感等设备的重要元件,在生产中,待处理的线圈上设有多股线束,每股线束包括多根电线,容易松散,在下一工序之前需要将每股线束分别扭紧。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线圈产品采用了人工扭线的方式,人工扭线可能会给产品带来伤害,同时人力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扭线装置的扭线方法,其能够避免现有技术采用人工扭线导致给产品伤害且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扭线装置的扭线方法,应用于待处理线圈,所述扭线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壳体和至少一个扭线夹,所述扭线夹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扭线夹连接;所述基于扭线装置的扭线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对多股待处理线圈的线束进行扭线操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扭线夹包括夹线部和齿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齿条,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相啮合;则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对多股待处理线圈的线束进行扭线操作,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条,以带动所述齿轮驱动所述扭线夹在夹紧所述线束时绕其旋转轴转动,以进行扭线操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扭线夹还包括按钮和连杆,所述按钮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夹线部,当所述按钮按下时,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夹线部打开,当所述按钮松开时,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夹线部夹紧所述线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扭线夹的数量为两个,则所述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条,以带动所述齿轮驱动所述扭线夹在夹紧所述线束时绕其旋转轴转动,以进行扭线操作,具体为:
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条,以带动两个所述扭线夹的齿轮同时驱动两个所述扭线夹在分别夹紧不相邻的两股线束时绕其旋转轴转动,以进行扭线操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则在所述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条,以带动所述齿轮驱动所述扭线夹在夹紧所述线束时绕其旋转轴转动,以进行扭线操作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扭线夹翻转至待处理线圈的底座的上方,以带动夹紧后的所述线束翻转至所述底座的上方进行扭线。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条,以带动所述齿轮驱动所述扭线夹在夹紧所述线束时绕其旋转轴转动,以进行扭线操作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扭线夹翻转至所述底座的后方,以带动完成扭线后的线束翻转至所述底座的后方。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扭线装置的扭线方法,扭线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壳体和至少一个扭线夹,所述扭线夹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扭线夹连接,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对多股待处理线圈的线束进行扭线操作,从而实现自动扭线,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人工扭线导致产品伤害且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待处理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待处理线圈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待处理线圈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扭线装置夹紧线束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科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科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6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恶意程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扭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