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口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6198.X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7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钟诚;欧文辉;郎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友昆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27/28;A41F17/00;A41D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口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口罩,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边缘贴合面部和下颚,本体内侧罩住口鼻;所述本体包括曲面护板和底板,曲面护板和底板上分别形成贯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上均活动安装有呼吸阀;第二通孔上还安装有微型风扇;曲面护板外侧面中部形成安装槽,安装槽的侧壁上部署有多个导电触点;安装槽内安装有显示模组;底板内部设有与导电触点相连的功能电路;底板外部设有同轴接头,同轴接头通过线缆连接手持终端。本发明对现有普通口罩做了很大改进,适合非医用场合防护使用,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口罩。
背景技术
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国在疫情爆发初期,就要求公民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此举极为有效地抑制了病毒向人体的传播。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佩戴口罩不仅对新冠肺炎有效,对流感等诸多秋冬季流行病都有防控的作用,因此,虽然疫情已经结束,人们的生活基本回归正常,但佩戴口罩外出,成了很多人的习惯。
但是传统口罩还是有一些问题,例如,造成呼吸不畅,不可重复利用,容易在眼镜上产生哈气等;但尤其不便的是,挡住了人脸,在面部识别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
况且口罩几乎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对口罩的认识,也远远不能只停留在疫情期间用来防控病毒,没有严重疫情就不需要戴这样的层次。毕竟社会在进步,生活在变好,随身携带口罩并不是一种不合时宜也并不奢侈。正如上世纪的人民可能很难想象在今天,几乎每个人在随身的包里都会携带纸巾,甚至还衍生出了湿纸巾。那么我们非常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口罩也会同样成为人们随身携带之物。
综上所述,需要对现有口罩进行改进,一方面弥补其不足,另一方面增加其功能,使之更适于日常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型口罩。
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型口罩,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边缘贴合面部和下颚,本体内侧罩住口鼻;所述本体包括曲面护板和底板,曲面护板和底板上分别形成贯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上均活动安装有呼吸阀;第二通孔上还安装有微型风扇;曲面护板外侧面中部形成安装槽,安装槽的侧壁上部署有多个导电触点;安装槽内安装有显示模组;底板内部设有与导电触点相连的功能电路;底板外部设有同轴接头,同轴接头通过线缆连接手持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组嵌入安装槽内且其边缘与安装槽边缘齐平;显示模组中包括塑料外壳、柔性屏和驱动电路;塑料外壳上形成与触点建立电气连接的弹片,弹片通过导线与包裹在塑料外壳内部的驱动电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边缘安装有垫圈,垫圈表面形成凹槽,凹槽底部形成粘接层,本体的边缘嵌入凹槽内并紧贴粘接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壁形成螺纹,呼吸阀包括筒型壳体和多层过滤棉,壳体外壁形成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壁的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上拴缚弹性带,弹性带勒在佩戴者的后脑勺位置,使口罩保持位置固定防止松脱。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终端内设有电源模块、主控制器,以及与主控制器相连的蓝牙模块、指示灯、音频模块、按键、液晶屏、串行编码器;所述功能电路中包括串行解码器和与其相连的电机驱动器、接口转换器;接口转换器连接显示模组,电机驱动器连接微型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串行解码器和串行编码器通过线缆互联,线缆为同轴线缆。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友昆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友昆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61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