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浓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6502.0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1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赵恒永;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赵岷 |
地址: | 300382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回收 再利用 系统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渗透浓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其再利用系统包括由回收装置、再利用装置、自来水池所组成的循环通路;回收装置包括浓水回收水箱、浓水增压泵;再利用装置包括浓水反渗透高压泵、浓水反渗透单元、pH在线监测单元、电导率在线监测单元、余氯在线监测单元;浓水增压泵与浓水反渗透高压泵连接;余氯在线监测单元与自来水池连接;自来水池通过反渗透浓水排水管道依次与反渗透高压泵、反渗透单元、浓水回收水箱连接。本发明充分利用水资源,解决浓水直接排放所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问题,以及高含盐量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浓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特别是一种反渗透浓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从现今的国际和国内的水资源形式来看,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各国都在如何节约水资源和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上做文章,以缓解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匮乏。
反渗透工艺是现行水处理行业中一项比较成熟的脱盐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反渗透是一种施加压力于与半透膜相接触的浓溶液所产生的和自然渗透现象相反的过程。当施加压力超过溶液的自然渗透压,则溶液便会流过半透膜,在相反一侧形成稀溶液,而在加压的一侧形成浓度更高的溶液,这种现象即称为反渗透。
与传统的离子交换工艺相比较,反渗透无需酸碱再生,不会产生酸碱废水排放,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也大大降低了日常运行费用。 但反渗透与传统的离子交换相比有一个弊端,反渗透工艺原水的利用率偏低,反应不彻底,一般回收率≤75%,造成了资源进一步浪费,而离子交换工艺原水的利用率≈90%,因此反渗透工艺应可以再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渗透浓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充分利用水资源,解决浓水直接排放所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问题,以及高含盐量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反渗透浓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由回收装置再利用装置、自来水池所组成的循环通路;
所述回收装置,其包括通过反渗透浓水排水管道依次连接的浓水回收水箱、浓水增压泵;
所述再利用装置,其包括通过反渗透浓水排水管道依次连接的浓水反渗透高压泵、浓水反渗透单元、pH在线监测单元、电导率在线监测单元、余氯在线监测单元;
所述浓水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反渗透浓水排水管道与所述浓水反渗透高压泵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余氯在线监测单元通过所述反渗透浓水排水管道与所述自来水池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自来水池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反渗透浓水排水管道依次与反渗透高压泵、反渗透单元、浓水回收水箱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阻垢剂加药单元和pH调节单元,所述第一阻垢剂加药单元和pH调节单元通过所述反渗透浓水排水管道与所述浓水增压泵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再利用装置还包括次氯酸钠加药单元,所述次氯酸钠加药单元通过所述反渗透浓水排水管道与pH在线监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自来水池和反渗透高压泵之间还依次设有砂滤供水泵、砂滤装置、第一保安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浓水增压泵和浓水反渗透高压泵之间设有第二保安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和所述反渗透高压泵之间设有第二阻垢剂加药单元。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垢剂加药单元或第二阻垢剂加药单元还包括阻垢剂计量箱,所述阻垢剂计量箱连接阻垢剂计量泵。
优选的,所述PH调节单元还包括碱计量箱,所述碱计量箱连接碱计量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65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