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7237.8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5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韩芳;肖亚兵;丁磊;刘宇欣;吕亚宁;周典兵;郑平;赵霞;刘会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海关技术中心;天津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4;G01N30/7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中丙硫菌唑 及其 代谢物 硫酮菌唑 残留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步骤为:将冷藏保存的待测马铃薯样品避光切块后,加干冰粉碎,获得试样;在试样中加入抗坏血酸水溶液适当水解后,加入甲酸乙腈溶液超声萃取,再加入氯化钠涡旋振荡后离心,所得上清液净化后,稀释并进行HPLC‑MS/MS分析,从而确定样品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的残留量。本发明解决了马铃薯中丙硫菌唑难以有效提取检测的技术难题,可用于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量的同时快速提取、净化及准确定性定量,方法灵敏、准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中农药残留富集净化、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农药残留分析是一项对复杂混合物中痕量组分的分析技术。样品用量少、试剂消耗少、分析速度快是农药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何实现多残留分析,在有效地去除杂质的同时又保证回收率,是整个前处理过程的难点。
近年来,丙硫菌唑在谷物等农产品中广泛应用,其在植物源性食品中的主要代谢产物为硫酮菌唑(Prothioconazole-desthi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丙硫菌唑在果蔬、瓜类中的残留限量为0.2mg/kg(西瓜除外)。然而丙硫菌唑在马铃薯基质中不稳定,常规方法并不能对其有效提取检测,当前也没有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测定方法的详细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以解决马铃薯中丙硫菌唑不稳定而难以有效提取检测的技术难题,实现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的快速提取、净化及准确定性定量测定。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特点在于:将冷藏保存的待测马铃薯样品避光切块后,加干冰粉碎,获得试样;在试样中加入抗坏血酸水溶液适当水解后,加入甲酸乙腈溶液超声萃取,再加入氯化钠涡旋振荡后离心,所得上清液净化后,稀释并进行HPLC-MS/MS(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分析,从而确定样品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的残留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制样
将冷藏保存的待测马铃薯样品(500g以上)取出后,避光快速切块混匀放入粉碎机,加入适量干冰全部粉碎,获得试样;
步骤2、萃取
称取适量试样,置于具塞棕色离心管中,加入抗坏血酸水溶液并涡旋混匀后进行水解,再加入甲酸乙腈溶液,超声提取;之后向离心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钠,涡旋振荡后以不低于4000r/min的转速4℃离心,取上清液待净化
步骤3、净化
取步骤2所得上清液放入装有C18、PSA和无水硫酸镁的离心管中,涡旋振荡,然后以不低于8000r/min的转速4℃离心,取上清液待检测;
步骤4、检测
取步骤3所得上清液用纯水稀释1倍,所得稀释液过0.22μm有机系滤膜至棕色样品瓶,经HPLC-MS/MS分析,从而确定待测样品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的残留量。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冷藏保存的待测马铃薯样品是在2-4℃冰箱中冷藏2h以上的样品。
进一步地,步骤2的具体条件为:称取5g试样,置于具塞棕色离心管中,加入10mL浓度为15μg/mL的抗坏血酸水溶液涡旋混匀后,放入30℃水浴中水解20-40min,水解过程中每10min振荡混匀一次;水解后加入10mL体积浓度为1%的甲酸乙腈溶液超声提取10min;再向离心管中加入5g氯化钠,涡旋振荡1min后,以不低于4000r/min的转速4℃离心,取上清液待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海关技术中心;天津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未经合肥海关技术中心;天津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7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