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束海底输电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7473.X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3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鹏;孙建生;夏俊峰;施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4 | 分类号: | H01B7/14;H01B7/17;H01B7/18;H01B7/20;H01B7/285;H01B7/32;H01B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杨琛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束 海底 输电 电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束海底输电电缆,包括多个输电电缆单元和光纤测温单元,所有输电电缆单元绞合成缆,在绞合成缆的输电电缆单元和光纤测温单元之间填充有第一间隙填充材料,且在第一间隙填充材料外部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外阻水带层、铠装垫层、金属铠装层和外保护层;每个输电电缆单元包括多根绞合成缆的单芯电缆,在多根单芯电缆之间填充有第二间隙填充材料,且在第二间隙填充材料外部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金属屏蔽层和外护套层;每根单芯电缆包括金属导体,在金属导体的外部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内阻水带层和内护套层,绝缘层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底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束海底输电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清洁能源利用的不断发展,具有较高利用率的海上风电日益成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如何将远离陆地的海上风机产生的电能输送到陆地成为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现阶段通过海底电缆输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但对于日益减少的海底通道,常规的单芯或者三芯海缆已不能满足需求。在当海缆数目增加的同时,海上施工次数也会随之增加,这会使得后期的运维变得复杂,同时加大成本。如果能在一根海底电缆中集成多个输电电缆单元,这样就可以在有限的海底通道中输送更多的电能,也有利于减少后期施工和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利用海底输电通道的集束海底输电电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束海底输电电缆,包括多个输电电缆单元和光纤测温单元,所有输电电缆单元绞合成缆,在绞合成缆的输电电缆单元和光纤测温单元之间填充有第一间隙填充材料,且在所述第一间隙填充材料外部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外阻水带层、铠装垫层、金属铠装层和外保护层;每个输电电缆单元包括多根绞合成缆的单芯电缆,在所述多根单芯电缆之间填充有第二间隙填充材料,且在所述第二间隙填充材料外部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金属屏蔽层和外护套层;每根单芯电缆包括金属导体,在所述金属导体的外部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内阻水带层和内护套层,所述绝缘层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每个光纤测温单元包括光纤,在所述光纤的外部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光纤铠装、编织层和光纤护套。
优选地,所述输电电缆单元的数量为4~8个。
优选地,所述外阻水带层和内阻水带层为半导电阻水膨胀带。
优选地,所述金属铠装层为镀锌钢丝或铜丝。
优选地,所述外保护层为聚丙烯编织物与防腐沥青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输电电缆单元的金属屏蔽层为紫铜、黄铜或者镀锌铜带制成的金属带。
优选地,所述输电电缆单元内设有光纤测温线芯。
优选地,所述单芯电缆的绝缘层采用抗水树交联聚乙烯制成。
优选地,所述光纤测温单元的编织层为不锈钢钢丝。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集束海底输电电缆中的多个输电电缆单元可以分别将不同的海上风力发电机输出的电能输送到海上升压变电站或者陆上升压变电站,不但解决了海上风电向陆地输送问题,还实现了使用一根海底电缆同时输送多个海上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减少了海缆数量,节约了有限的海底输送通道并降低了敷设成本。通过增加阻水带、使用非金属材料制作绝缘层,在提升了海缆的防水性的同时降低了海缆的重量,有助于进一步控制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集束海底输电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输电电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单芯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光纤测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74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