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自救培训用坍塌体验屋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7661.2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4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欧圣求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集智创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自救 培训 坍塌 体验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自救培训用坍塌体验屋结构,包括屋体、安装槽和地基,所述地基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驱动器,且驱动器的顶端连接安装有自润滑式的振动器,所述安装槽顶部设置有可全面倾斜摆动的支撑器,且支撑器与振动器连接,所述支撑器顶端安装有屋体,所述安装槽两侧位于支撑器对应位置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支撑器底部等距安装有缓冲机构,此地震自救培训用坍塌体验屋结构通过自润滑的振动器使屋体发生较为强烈的振动感,配合支撑器自身的倾斜调节,实现高仿真的地震感,为地震体验者带来逼真的体验感,更好的进行地震自救知识的学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教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震自救培训用坍塌体 验屋结构。
背景技术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 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 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随着唐山、汶川等地点的地震发生,人们对于地震越来越重视,为了能 较真逼真的体验地震感觉,以及学习地震的自救知识,现有地震体验屋具有 此功能,但其振动的逼真性有待提高。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震自救培训用坍塌体验屋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方式丰富、效果逼真的地震自救培训用 坍塌体验屋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震自救培训用坍塌 体验屋结构,包括屋体、安装槽和地基,所述地基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 安装槽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驱动器,且驱动器的顶端连接安装有自润滑式的 振动器,所述安装槽顶部设置有可全面倾斜摆动的支撑器,且支撑器与振动 器连接,所述支撑器顶端安装有屋体,所述安装槽两侧位于支撑器对应位置 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支撑器底部等距安装有缓冲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器包括轴柱、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 轴柱与安装槽底面转动连接,所述轴柱外壁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安装槽底 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从 动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器包括基板、安装板、万向节、液压缸和滚球,所述 安装板与基板平行设置,所述基板顶面中心位置安装有万向节,且安装板通 过万向节与基板转动连接,所述基板表面顶角位置对称安装有四个液压缸, 且液压缸伸缩端安装有滚球,所述滚球与安装板接触,所述屋体安装在安装 板顶面。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定位块和转槽,所述转槽开设在 安装槽侧边,所述安装槽底部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槽内配合放置有定位 块,且定位块与转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卡在支撑器之间。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伸缩槽、伸缩弹簧、顶板和顶柱,所述安装 槽的顶部呈扩径状,且安装槽的扩径顶面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底部固 定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的顶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上方设置有顶柱, 且顶柱与支撑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振动器包括球槽、上盘、下盘、滚槽、上滚珠和下滚珠, 所述上盘和下盘平行设置,所述上盘和支撑器固定连接,且下盘与驱动器固 定连接,所述下盘顶面等距开设有滚槽,且滚槽内均配合安装有上滚珠和下 滚珠,所述上滚珠和下滚珠表面接触,所述上盘底面位于上滚珠对应位置开 设有配合的球槽。
优选的,所述下盘内部位于滚槽外侧开设有油槽,所述下盘表面位于油 槽侧边开设有加油口,所述油槽底部位于滚槽对应位置开设有油孔。
优选的,所述油孔内部放置有海绵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集智创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集智创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7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坠落自锁式保险绳挂环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儿科临床支气管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