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外张力性气胸急救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7728.2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3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昱岐;江苏闽;叶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昱岐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外 张力 性气 急救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气胸急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野外张力性气胸急救组件。一种野外张力性气胸急救组件,包括穿刺针,穿刺针顶端为针头,穿刺针通过气管与装有水的透明瓶体连接,瓶体的上端有瓶口,瓶口内有十字状开口的薄膜,气管与穿刺针的连接位置有止逆阀,气管与瓶体的连接位置有单向阀。这种野外张力性气胸急救组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满足野外急救的需求,通过多个阀有效的阻止外部空气反向注入到胸腔内,能巩固使胸腔内气体从胸壁处排出,使肺组织复张开恢复功能,满足气胸急救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胸急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野外张力性气胸急救组件。
背景技术
张力性气胸为危重急症,在战争中,爆震等引起的张力性气胸是第二大死因;在野外,常见的外伤如高处坠落、重力撞击等也容易导致肋骨骨折、肺挫伤,形成张力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形成是因为气管或肺组织受损后形成单向活瓣,每次吸气后肺内气体随活瓣排入胸腔,逐渐积累增多,胸腔压力增大挤压同侧的肺组织,无法正常扩张呼吸。其急救原则为在胸壁处穿刺入胸腔,使胸腔内气体从胸壁处排出,使肺组织复张开恢复功能。
目前医疗机构内治疗张力性气胸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非常成熟,其技术关键在于水封瓶——既能阻隔空气逆向进入胸腔,又能通过观察水柱波动观察气胸排出进度。但其装置体积大,且因要求水封瓶绝对低于穿刺平面从而限制病患活动,难以应用于野外或战争中。
目前的野外急救措施亦十分简陋,是将注射器针头插入患者胸腔膜以排出空气,但这种简易装置是双向的,极易造成外界空气反流入胸腔、适得其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野外气胸急救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外张力性气胸急救组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野外张力性气胸急救组件,包括穿刺针,穿刺针顶端为针头,穿刺针通过气管与装有水的透明瓶体连接,瓶体的上端有瓶口,瓶口内有十字状开口的薄膜,气管与穿刺针的连接位置有止逆阀,气管与瓶体的连接位置有单向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止逆阀包括卡在气管内壁的外圈,外圈上有多个连接内芯的连杆,连杆之间形成空槽,内芯与隔膜中心的固定块固定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瓶体上有卡扣,卡扣为两侧开口状,一侧卡在瓶体上,另一侧用于安装穿刺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穿刺针上套有保护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瓶体外侧上端有螺纹段,瓶盖旋入到螺纹段上,瓶盖内侧位于瓶口的上方有堵头,堵头的截面呈现为下窄上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穿刺针的两侧有穿刺针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瓶体上有连接环,连接环上安装有钥匙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野外张力性气胸急救组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满足野外急救的需求,通过多个阀有效的阻止外部空气反向注入到胸腔内,能巩固使胸腔内气体从胸壁处排出,使肺组织复张开恢复功能,满足气胸急救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止逆阀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止逆阀的配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薄膜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卡扣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昱岐,未经周昱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7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