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手及手动放气阀结构和真空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8247.3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0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谢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佳威路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4/04 | 分类号: | F16K24/04;A47B9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2846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手 手动 气阀 结构 空箱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手及手动放气阀结构和真空箱,该拉手及手动放气阀结构包括固定盖板、拉手片和放气阀;所述固定盖板的外侧具有凹腔,凹腔内具有放气通孔,所述放气阀可轴向运动地安装在放气通孔内;所述拉手片可翘翘板式运动地安装在凹腔内,且拉手片的一端为拉手端,另一端为驱动端并与放气阀的外端连接;所述放气阀在往外拉动拉手端时在驱动端的驱动下轴向向内运动,打开放气通孔,实现放气,同时将真空箱的抽屉拉出或柜门打开。通过往外拉动拉手片即可同时完成放气操作和拉开真空箱的抽屉或柜门,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又可简化真空箱的结构,还可省去设置单独拉手或放气阀的费用,而且结构巧妙、紧凑,有利于大批量生产,推广普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储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手及手动放气阀结构和真空箱。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真空设备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越来越多家庭都会购置家用真空储物设备来存放物品。但是申请人发现:市场上现有的这些真空设备都会同时设置有放气阀和拉手(抽屉拉手或柜门拉手),使用过程,需要先打开放气阀放气,然后再手握拉手,以将抽屉或柜门拉开,操作较为麻烦,还常常发生在未打开放气阀而拉动抽屉或柜门上的拉手,容易造成拉手损坏,甚至设备损坏;而且同时放气阀和拉手,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一步操作同时完成放气和拉开真空箱的抽屉或柜门,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又可简化真空箱的结构,使真空箱外观更加整洁,还可省去设置单独拉手或放气阀的费用,且结构十分巧妙、紧凑,有利于大批量生产,推广普及应用的拉手及手动放气阀结构,以及采用了该拉手及手动放气阀结构的真空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手及手动放气阀结构,包括固定盖板、拉手片和放气阀;其中,所述固定盖板的外侧具有凹腔,所述凹腔内具有放气通孔,所述放气阀可轴向运动地安装在放气通孔内;所述拉手片可翘翘板式运动地安装在凹腔内,且拉手片的一端为拉手端,另一端为驱动端并与放气阀的外端连接;所述放气阀在往外拉动拉手端时在驱动端的驱动下轴向向内运动,打开放气通孔,实现放气,同时将真空箱的抽屉拉出或柜门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凹腔内具有第一转动座,所述拉手片的内侧具有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二转动座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转动座转动连接,使拉手片可翘翘板式运动地安装在凹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座设置在凹腔的底面或左侧和右侧腔壁上,相应地,所述第二转动座设于拉手片的内侧中间位置或内侧左右两边。
进一步地,所述放气阀的外端具有第三转动座,所述拉手片的驱动端具有第四转动座,所述第四转动座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三转动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动座上具有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四转动座上具有条形孔,所述第二转轴可往复运动地可转动地卡在条形孔内;
或者,所述第四转动座上具有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动座上具有条形孔,所述第二转轴可往复运动地可转动地卡在条形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放气阀包括芯轴和密封头,所述芯轴可轴向运动地穿设在放气通孔内,而且芯轴的外端与拉手片的驱动端连接,内端端部设置有所述密封头,所述密封头在芯轴轴向向内运动时与放气通孔的内端孔口分离,实现放气,反之,所述密封头在芯轴轴向向外运动时密封住放气通孔的内端孔口,实现密闭。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头朝向放气通孔的一侧具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在芯轴轴向向内运动时与放气通孔的内端孔口周侧表面分离,在芯轴轴向向外运动时与放气通孔的内端孔口周侧表面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腔内具有用于驱使芯轴轴向向外运动、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是弹簧或拉簧或弹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佳威路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佳威路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82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