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车厢消毒机器人及其自动导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8810.7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0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史聪灵;车洪磊;李建;胡鹄;任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车厢 消毒 机器人 及其 自动 导航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车厢消毒机器人及其自动导航方法,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所述消毒机器人雾化板流道经进气口连通微型空压机,所述流道的竖管侧壁上设有互为反向的出气口,在所述雾化板下还设有气孔,加压空气进入流道内喷出的气体形成旋流至所述气孔处,将雾化后的颗粒进行二次破碎,即采用气动超声波雾化器,使得雾化后雾量变大,雾滴粒径更细。所述自动导航方法采用激光雷达与视觉里程计或视觉导航复合,闭环slam建图导航策略,以实现机器人在地铁车厢内的自动精准导航,克服了仅依靠激光雷达定位的长廊移动导航的问题,也避免了视觉里程计或视觉导航受光线影响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车厢消毒机器人及其自动导航方法,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地铁车站安检设备、自助售票设备、闸机、楼梯扶手、电扶梯扶手、公共卫生间门把手和门帘、直梯轿厢四壁、内外部按键等乘客经常接触的部分以及地铁站公共区域、其他运营设备设施、卫生间等需定期消毒;此外列车在出库前或是到达终点站后进行折返作业时,还要对车厢内部进行喷洒式消毒。但目前多是采用人工消毒的方式,对人员的素质、技术和主观性依赖性大,且有些属于人工消毒难以覆盖的隐蔽空间场所,无法实现消毒全覆盖。因此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消毒机器人,代替工作人员对地铁车厢、运营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消毒,是今后本领域技术变革、更新换代的发展方向。
地铁每节车厢的结构几乎完全一致,即使人在车厢内,也只能依靠车厢内标识进行分辨,而无法通过车厢内结构进行判断,其对称且重复结构是典型的长廊环境,而长廊移动导航是移动机器人导航中的难点问题。当仅采用激光雷达或其他单一导航设备时,极易导致机器人丢失坐标,无法实现自动导航和自主消毒任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厢消毒机器人及其自动导航方法。其中,所述自动导航方法采用激光雷达与视觉里程计或视觉导航复合,闭环slam建图导航策略,以实现机器人在地铁车厢内的自动精准导航。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地铁车厢消毒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和雾化系统,所述雾化系统置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内部空腔,且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出雾口、出雾软管和雾化箱,所述雾化箱的底部设有若干个雾化板;
雾化板压电基底下设有压电圆片,液体在雾化板的流道上雾化;所述流道还经进气口连通微型空压机,所述流道的竖管侧壁上设有互为反向的出气口,在所述雾化板下还设有气孔,所述气孔直径为0.10-0.85mm,加压空气进入流道内喷出的气体形成旋流至所述气孔处,将雾化后的颗粒进行二次破碎。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箱内设有存水箱,所述存水箱内设有浮球阀;所述雾化板表面设有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机器人还包括驱动机构、主控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所述主动轮由伺服轮毂电机带动,所述从动轮为万向轮;
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工控电脑、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无线模块,其中所述激光雷达传感器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顶部;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伺服控制器和控制板;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控面板按钮和锂电池。
一种地铁车厢消毒机器人自动导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一段时间内连续扫描的激光雷达扫描帧生成一个子图,子图采用概率栅格的地图表达模型,当新的激光雷达扫描帧插入到概率栅格时,栅格状态更新;
步骤2,在把激光雷达扫描帧插入到子图之前,对激光雷达扫描帧位姿和当前的子图通过Ceres Solver求解器进行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88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法漆雾收集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茶叶种植用灌溉培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