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惯用柱体支撑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8898.2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2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兵;胡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小兵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E04G21/32;E04G2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孔玲珑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惯用 柱体 支撑 加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惯用柱体支撑加固装置,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夹持加固机构,夹持加固机构底部固定有若干呈圆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机构,夹持加固机构顶部轴心处螺纹连接有限位机构。本发明通过利用齿轮传动的方式,使得该装置中的第一锥形齿轮可以同步带动若干螺纹丝杆转动,从而使得螺纹丝杆以丝杆传动的方式带动若干圆辊以第一锥形齿轮为轴线相互靠拢,在若干圆辊的共同作用下,托板上放置的柱体可以得到有效的夹持和固定,使得建筑施工用柱体的加固支撑操作更加的省事省力,不仅能提升柱体的固定效率,且能有效提升柱体在使用过程中对建筑支撑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惯用柱体支撑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建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建筑物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混凝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彻底凝固,在此过程中,为了防止混凝土形变影响建筑物结构的稳定,常常需要使用相应的支撑装置配合支撑板用于建筑物的支撑,以便于保护建筑物的形态,使得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更加的安全可靠,同时也使得施工人员能更好的对建筑物内部进行其余施工。
建筑施工常使用的支撑装置一般以柱类为主,可分为管状柱体和杆状柱体两大类。两者在使用时一般都需要配合相应的支撑加固装置进行使用,这样能更好的保证柱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使得其能更好的完成对建筑物指定点位的支撑。但是,现有的建筑施工用惯用柱体支撑加固装置在使用时十分的不便,操作步骤过于的繁琐,且对柱体的固定效果较差,只能固定单一型号的柱体,这十分不利于柱体在建筑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同时,现有的建筑施工用惯用柱体支撑加固装置在使用时,与地面的接触面较小,减震效果较差,导致固定后的柱体稳定性较低,不利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支撑点的加固安全;最后,现有的建筑施工用惯用柱体支撑加固装置无法对管状柱体进行限位,导致管状柱体不容易固定,安装过程中较为的费时费力,因而会影响建筑施工的正常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惯用柱体支撑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惯用柱体支撑加固装置,包括夹持加固机构,所述夹持加固机构底部固定有若干呈圆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机构,所述夹持加固机构顶部轴心处螺纹连接有限位机构;
所述夹持加固机构包括托板和把手,所述托板顶部开有若干呈圆形阵列分布的滑槽,所述托板底部固定有若干连接块和若干固定块,若干所述连接块另一表面固定有固定板,所述把手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另一端贯穿固定板底部且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固定板与第一支杆结合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托板底部转动连接;
所述固定块一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若干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均与第一锥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螺纹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圆辊,所述滑块与滑槽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托板顶部轴心处开有第一螺纹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槽横截面和滑块横截面均为矩形结构,所述托板为筒状结构,所述圆辊外壁套接固定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外壁固定有均匀分布的若干凸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若干所述连接块和若干螺纹丝杆均呈圆形阵列分布,且若干连接块和若干螺纹丝杆间隙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小兵,未经徐小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88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菌阻燃的橡胶加工工艺
- 下一篇:稀土永磁材料制备包覆工艺及磁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