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LC的电厂深度条峰灵活性蓄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9472.9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8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安迈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22 | 分类号: | F22B1/22;F22B35/00;F23J1/06;F23N1/00;F23L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顺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肇启翔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lc 电厂 深度 灵活性 蓄热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蓄热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PLC的电厂深度条峰灵活性蓄热系统,包括PLC控制箱和燃烧炉,所述PLC控制箱与所述燃烧炉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燃烧炉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密封板,所述燃烧炉的左侧壁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燃烧炉的右侧壁固定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密封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燃烧板,所述燃烧板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水管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燃烧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本发明可以对燃烧炉内部进行自动上料,减少了大量的人工,且快速对进风口进行处理,保证燃料充分燃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热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LC的电厂深度条峰灵活性蓄热系统。
背景技术
国家政策正逐步加大对火电机组调峰能力的补偿力度;同时要求火电机组在进行电网调峰之时,一定要保证居民的供热质量,这就进一步加大了火电机组调峰的难度,因此涉及一种基于PLC的电厂深度条峰灵活性蓄热系统。
其中专利号为CN208205888U公开一种火电厂深度调峰灵活性蓄热系统水管布水装置,使用时,当水流经过布水器进入蓄热水罐时,水流通过与外部连接的布水管进入布水器,进入锥形接管,流通截面积变大,水流速降低。通过分流隔板,水流被均分,然后通过导流圈的导流进入由下布水板、上布水板体和分流隔板形成的若干个独立的布水腔体,流速进一步降低,进入蓄热水罐体内;
其中专利号为CN206668347U公开一种锅炉高旁改造结合电蓄提升机组调峰灵活性的系统,在使用时,在汽轮机在低负荷工况下,高旁投入,由锅炉来的主蒸汽分两路,一路进入汽轮机做功,做完功的蒸汽由高压缸7排汽至再热器;另一路是由主蒸汽旁路2通过减温减压后的蒸汽和高排蒸汽汇合后直接进入再热器。而再热器出来的蒸汽至中调门前的管道上选取合适的位置进行打孔抽汽,将高旁来的蒸汽全部抽走,在抽汽管道上依次加装安全阀、逆止阀、快关调节阀、电动截止阀等,以实现对外供热抽汽;
经以上方案仍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第一、燃烧炉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通过PLC控制自动对燃烧炉内部进行自动加料,需要人工不断加料,消耗较大的人工;
第二、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灰烬堵塞进风口,导致燃料不能完全燃烧,造成燃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燃烧炉不能自动上料,燃烧产生的灰尘堵塞进风口,导致燃料不能完全燃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PLC的电厂深度条峰灵活性蓄热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PLC的电厂深度条峰灵活性蓄热系统,包括PLC控制箱和燃烧炉,所述PLC控制箱与所述燃烧炉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燃烧炉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密封板,所述燃烧炉的左侧壁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燃烧炉的右侧壁固定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密封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燃烧板,所述燃烧板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水管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燃烧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左端贯穿燃烧炉的左侧壁延伸至外部并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PLC控制箱与所述燃烧炉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的杆壁螺纹连接有对称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上端横向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侧壁固定设置有多个圆台块,两个所述滑块与所述横板之间通过第一轴销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限位板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盛灰槽。
优选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板、安装块、连接块和电动推杆,所述送料板通过第二轴销与所述进料斗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进料斗的上侧壁和送料板的下侧壁均与所述安装块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均通过第三轴销与两个所述安装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两端与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部固定设置有隔热罩。
优选的,所述燃烧炉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对称的支撑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安迈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安迈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94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