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蜂毒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0249.1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4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孟义川;莫湘桂;温心馨;谭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A23L33/18;A61K38/10;A61P31/04;A61P39/06;A61P9/12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何晓钧 |
地址: | 666303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蜂毒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蜂毒肽及其应用,所述蜂毒肽的氨基酸序列为INWKGIAAMAKRLL;所述蜂毒肽的合成方法具体如下:提取凹纹胡蜂毒囊RNA,反转录PCR构建cDNA文库,利用特殊引物筛选出目标基因,并以此合成得到所述蜂毒肽。本发明蜂毒肽VV‑MP‑3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试验证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好抑菌作用,抑菌率分别为0.998±0.003和1.000±0.001;蜂毒肽VV‑MP‑3对革兰氏阴性均枯草芽孢杆菌也具有抑制作用,可用来制备抗细菌药物或医用耗材;本发明蜂毒肽VV‑MP‑3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能,另外,对ACE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来制备抗氧化药物及降压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肽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抑菌、降血压、抗氧化效果的新型蜂毒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细菌对于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威胁,多种菌具有了耐药性,如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已经具备了光谱的耐药性。MRSA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其感染常发于外伤和手术中,2016年,国内主要医院MRSA的平均检出率为38.4,严重影响了病人康复,因此,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极为重要。
天然抗菌肽(AMP)被认为是设计新型抗生素的优秀模板,与传统抗菌剂相比,AMP具有一些吸引人的特征:它们有广谱的、作用快的抗菌性,通常不诱导细菌耐药性,副作用少,当与传统抗生素结合表现出协同活性。因此,多肽抗菌剂将来可用作新型抗感染剂。
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葡萄球菌属,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
本发明在胡蜂蜂毒中发现了一种新型胡蜂肽,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杀伤作用,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此外,本胡蜂肽还具有抗氧化和降血压的作用,具有开发成为抗氧化和降血压药物的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蜂毒肽,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所述提供蜂毒肽的合成方法,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蜂毒肽在制备抗细菌产品或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蜂毒肽在制备抗氧化药物/保健品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蜂毒肽在制备降血压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蜂毒肽,所述蜂毒肽的氨基酸序列为INWKGIAAMAKRLL,命名为VV-MP-3。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蜂毒肽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具体如下:提取凹纹胡蜂毒囊RNA,反转录PCR构建cDNA文库,利用特殊引物筛选出目标基因,并以此合成所述蜂毒肽。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应用为在制备抗细菌产品或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应用为在制备抗氧化药物/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应用为在制备降血压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首次通过提取凹纹胡蜂(Vespa velutina)毒囊RNA,反转录PCR构建cDNA文库,利用特殊引物5’-CATCATGAAGAACACGA-3’筛选出目标基因,并以此合成得到本新型蜂毒肽VV-MP-3;
2、蜂毒肽VV-MP-3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试验证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好抑菌作用,抑菌率分别为0.998±0.003和1.000±0.001;蜂毒肽VV-MP-3对革兰氏阴性均枯草芽孢杆菌也具有抑制作用,在浓度为200μg/mL及100μg/mL时,抑菌率分别为0.707±0.001和0.533±0.005;可用来制备抗细菌药物或医用耗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02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