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尘散热旋涡式气泵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0475.X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3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宣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格凌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7/16 | 分类号: | F04D17/16;F04D29/00;F04D29/58;F04D29/62;F04D29/7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李品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散热 旋涡 气泵 | ||
1.一种防尘散热旋涡式气泵,包括底座(2)和设于所述底座(2)上的气泵本体(1),所述气泵本体(1)上设有进气管(11)和出气管(14),所述进气管(11)处设有筛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装有冷却水,所述气泵本体(1)上套设有套管(6),所述套管(6)上设有多个输液管(4)和储液管(5),所述输液管(4)与储液管(5)相通,当所述输液管(4)内的温度上升至预设值后,所述输液管(4)内的冷却水进入到所述储液管(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散热旋涡式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6)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壁上设有连接块(61),所述连接块(61)上设有第一滑块(62),所述底座(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62)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套管(6)上设有第一连接环(63),所述第一滑块(62)上设有输水腔(623),所述第一连接环(63)上设有与所述输水腔(623)相通的储水腔(631),所述第一滑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散热旋涡式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口的密封板(26),所述密封板(26)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26)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密封弹簧(27);所述密封板(26)上设有第一推板(261),所述第一滑块(6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推板(26)相配合的第二活动槽(6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尘散热旋涡式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槽(621)内壁上设有第三活动槽(65),所述第三活动槽(65)内设有第二限位弹簧(651),所述第二限位弹簧(651)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652),所述第一推板(261)上设有第一凸块(262);所述输水腔(623)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出水口相配合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有第一连接板(6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尘散热旋涡式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内壁上设有第四活动槽(614),所述第一连接板(64)设于所述第四活动槽(614)内,所述第一连接板(64)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弹簧(641),所述连接块(61)上设有第五活动槽(611),所述第五活动槽(611)内设有连接杆(66),所述第五活动槽(611)侧壁上设有限位槽(612),所述连接杆(66)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槽(612)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板,另一端设于第二限位板(661),所述第一连接板(64)上设有第一连接绳(642),所述底座(2)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杆(66)相配合的挡杆(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散热旋涡式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本体(1)上设有定位块(15),所述底座(2)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块(15)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空腔内设有第一隔板(23),所述第一隔板(23)将所述空腔分隔为上腔(22)和下腔(21),所述第一隔板(23)与所述空腔内壁留有间隙,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上腔(22)侧壁上,所述下腔(21)内设有第二推板(24),所述第二推板(24)上设有通槽(242),所述通槽(242)内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通槽(242)内壁上可转动连接有第一翻板(243),所述输液管(4)与所述下腔(21)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尘散热旋涡式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本体(1)上设有安装腔(16),所述安装腔(16)内设有第一传动辊(161),所述第一传动辊(161)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传动辊(162),所述第二传动辊(162)一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传动环(163),所述传动环(163)为磁铁制成,所述安装腔(16)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电磁铁;所述安装腔(16)内还设有两组与所述第二传动辊(162)相配合的第三传动辊(165),所述第二推板(24)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连接绳(241),所述两根第二连接绳(241)分别绕设于所述两组第三传动辊(16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格凌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格凌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04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