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跨导增益负反馈机理的栅源电压扰动抑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2001.9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6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邵天骢;李志君;郑琼林;黄波;王俊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32 | 分类号: | H02M1/32;H03F1/3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牌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增益 负反馈 机理 电压 扰动 抑制 电路 | ||
1.一种基于跨导增益负反馈机理的栅源电压扰动抑制电路,用于驱动被驱动功率MOSFET(Q1),被驱动功率MOSFET(Q1)通过驱动芯片作开关动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驱动管(Q2);通过驱动管(Q2)的跨导增益,经过被驱动功率MOSFET(Q1)内部寄生电阻,产生位移电流,对被驱动功率MOSFET(Q1)的寄生输入电容充放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跨导增益负反馈机理的栅源电压扰动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阻(Rg2)、驱动电阻(Rg1)、开通偏置电压以及关断偏置电压,所述驱动芯片输出电源正端口连接至开通偏置电压的正极,所述驱动芯片输出电源负端口连接至关断偏置电压的负极,所述驱动芯片的驱动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被驱动功率MOSFET(Q1)的栅极,所述驱动芯片的驱动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驱动管(Q2)的栅极,所述驱动管(Q2)的源极连接至所述被驱动功率MOSFET(Q1)的栅极,所述驱动管(Q2)的漏极连接至所述关断偏置电压的负极,所述开通偏置电压负极以及关断偏置电压的正极均连接至所述被驱动功率MOSFET(Q1)的源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跨导增益负反馈机理的栅源电压扰动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阻(Rg1);所述驱动芯片的驱动输出端口通过驱动电阻(Rg1)连接至所述被驱动功率MOSFET(Q1)的栅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跨导增益负反馈机理的栅源电压扰动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阻(Rg2);所述驱动芯片的驱动输出端口通过驱动电阻(Rg2)连接至所述驱动管(Q2)的栅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跨导增益负反馈机理的栅源电压扰动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驱动功率MOSFET(Q1)和驱动管(Q2)具有对偶的沟道特性,即当被驱动功率MOSFET(Q1)为N沟道时,驱动管(Q2)为P沟道;当被驱动功率MOSFET(Q1)为P沟道时,驱动管(Q2)为N沟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交通大学;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20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