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聚羧酸减水剂的泥土牺牲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102803.X 申请日: 2020-10-15
公开(公告)号: CN112266433A 公开(公告)日: 2021-01-26
发明(设计)人: 赵连国;李才;江元华;赵葵;潘玉杰;范龙;张胜男;索喜梅;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襄阳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F212/08 分类号: C08F212/08;C08F220/06;C08F216/08;C08F8/00;C08G65/28;C04B24/26
代理公司: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代理人: 冯子玲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羧酸 水剂 泥土 牺牲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聚羧酸减水剂的泥土牺牲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用于聚羧酸减水剂的泥土牺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保护气氛下,将苯乙烯和乙醇混合搅拌,升温到40~45℃并分批加入引发剂A,同时加入丙烯酸和甲基烯丙醇进行反应,反应后升温到88~92℃,将多余的乙醇和水分除去后得中间产物;(2)将引发剂B加入到步骤(1)所述中间产物中,搅拌并升温到90~95℃,加入环氧乙烷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水稀释,调节体系pH=5~7即可。本发明所述泥土牺牲剂能有效抑制泥土逐渐吸水膨胀,从而降低混凝土的需水量而改善混凝土损失快、泵损大问题,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硬化后开裂、强度低、耐久性差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外加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聚羧酸减水剂的泥土牺牲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羧酸减水剂因其具有减水率高、与水泥适应性好、性价比高,以及以其制备的混凝土坍落度保持性好、收缩率低、耐久性好等特点,已成为混凝土中使用量最大的外加剂品种。然而,随着我国高速、高铁、房地产、市政设施、水利水电等项目工程的迅速发展,混凝土的需求量巨大,进而导致生产混凝土用的砂石骨料消耗巨大,优质的砂石骨料越来越紧缺,砂石骨料劣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含泥、风化岩的砂石骨料用量越来越多。以高含泥量的砂石骨料生产的混凝土时,会显著降低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能,主要表现在混凝土损失快、泵损大、混凝土硬化后开裂、强度低、耐久性差等系列问题。

目前,为解决高含泥量砂石骨料用于混凝土生产导致的系列混凝土施工及质量问题,很多专家、学者对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例如:申请号为202010017135.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泥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201910922336.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蓖麻油基季铵盐抗泥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201910625668.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高含泥量混凝土的抗泥剂制备方法;申请号为201810689009.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壳聚糖的保坍型抗泥剂;申请号为 201810401727.9的专利发明了一种季铵盐型混凝土抗泥剂及其制备方法。以上专利文献提高聚羧酸减水剂耐泥性能的主要途径和缺点有以下几种:一、在聚羧酸减水剂中复配无机盐、简单有机物的办法加以解决,但该方法抗泥效果有限;二、通过化学改性得到具有抗泥性能抗泥剂,但基本停留在试验阶段,尚未实现产业化应用。目前,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化学合成的用于聚羧酸减水剂的泥土牺牲剂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聚羧酸减水剂的泥土牺牲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一种用于聚羧酸减水剂的泥土牺牲剂的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以无水乙醇为介质,以双氧水为引发剂,制备聚乙烯、丙烯酸和甲基烯丙醇三元共聚物后,在碱性介质催化下,在分子主链的醇羟基上接枝一定长度的环氧支链,最终合成出与聚羧酸减水剂结构相似,但分子量相对较小,又在主链上规则性的接入疏水性很强的苯环。其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使用于用高含泥量砂石骨料生产混凝土时,其会被泥土优先吸附,因其分子上的苯环基团强烈的疏水性而有效抑制泥土逐渐吸水膨胀,从而降低混凝土的需水量而改善混凝土损失快、泵损大问题,并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硬化后开裂、强度低、耐久性差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聚羧酸减水剂的泥土牺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保护气氛下,将苯乙烯和乙醇混合搅拌,升温到40~45℃并分批加入引发剂A,与此同时,加入丙烯酸和甲基烯丙醇进行反应,反应后升温到88~92℃,将多余的乙醇和水分除去后得到中间产物;

(2)将引发剂B加入到步骤(1)所述中间产物中,搅拌并升温到90~95℃,再加入环氧乙烷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水稀释,调节体系的pH=5~7即可。

优选的,步骤(1)所述保护气氛为氮气气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襄阳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襄阳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28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