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初期雨水智能收集分流雨水口及分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2853.8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陆敏博;陶烨敏;孟繁茹;陈旻皓;马宇辉;王新庆;凌建强;冯锦辉;杨小丽;朱伟锋;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E03F5/04;E03F5/06;E01C11/22;B01D24/02;G01W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初期 雨水 智能 收集 分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初期雨水智能收集分流雨水口及分流方法,属于初期雨水控制技术领域。初期雨水智能收集分流雨水口,位于道路平面上的平篦雨水口布置在雨水竖井上,平篦雨水口位于路牙一侧,雨水竖井与市政污水管相连通;位于雨水竖井的一侧还有设有独立的雨水竖井一,路牙面向平篦雨水口的一侧设有侧向雨水口,侧向雨水口上设有可开启与闭合的挡板,侧向雨水口与下方的独立的雨水竖井一相通,雨水竖井与雨水竖井一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雨水竖井一上还设有雨水管或回用水管。本发明可运用在不同地区、不同功能区时,针对初期雨水界定标准不同,能独立灵活设定该地区的初期雨水界定地面径流量和降雨历时,实现具化到每个模块的精细化分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初期雨水智能收集分流雨水口及分流方法,属于初期雨水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初期雨水一般指前15 min、20 min或30 min降雨过程中的雨水,或前7 mm降雨量的雨水径流。初期雨水内一般含有有机物、SS、TP、重金属等污染物,污染负荷高且难以控制。如果将初期雨水直接通过雨水管道排入自然水体,将会对自然水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同时也会影响后续雨水的再利用。目前对初期雨水的源头处理方法主要有,雨水口截污和初期雨水弃流。
雨水口截污,主要通过雨水篦子、截污挂篮等拦截树叶和塑料等大尺寸垃圾,避免管道堵塞、雨水排出不畅。同时,一些初期雨水过滤滞留装置还承担有截留大部分泥沙、细石等细小无机颗粒和部分BOD、COD等溶解性污染物的功能。但雨水口截污对初期雨水中细小颗粒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用有限,且由于各地区的土质、雨量、暴雨强度、汇流表面情况等因素存在差异,造成雨水中悬浮固体颗粒的粒径大小、分布及沉速等不尽相同,有机污染物种类、含量不同,截流效果波动较大。而过滤之类装置占用空间较大,成本较高,滤料使用寿命有待明确。
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多采用机械弃流。机械弃流多采用杠杆、滑轮、浮球阀等部分控制阀门闭合,在控制精度上存在不足。且无法根据降雨量和降雨历时综合判断阀门开闭时机,无法针对不同地区下垫面和功能区有效界定初期雨水。一方面,若初期雨水所界定的流量值大于实际流量值,则可能带来初期雨水控制的处理设备的不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若初期雨水所界定的流量值小于实际流量值,可能导致对初期雨水的弃流不完全,使得部分初期雨水直接进入河道,对水体造成污染。传统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对初期雨水界定条件较为单一,多造成雨水管或回用水管的污染,或其不充分利用;也会造成流入市政污水管和污水处理厂的雨水量超过设计流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实现对初期雨水收集过程的智能化、精细化、环保化,能综合降雨地面径流量和降雨历时,且根据下垫面和功能分区有效准确分离初期雨水,提供了初期雨水智能收集分流雨水口及分流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初期雨水智能收集分流雨水口,位于道路平面上的平篦雨水口布置在雨水竖井上,平篦雨水口位于路牙一侧,雨水竖井的与市政污水管相连通;位于雨水竖井的一侧还有设有独立的雨水竖井一,路牙面向平篦雨水口的一侧设有侧向雨水口,侧向雨水口上设有可开启与闭合的挡板,侧向雨水口与下方的独立的雨水竖井一相通,雨水竖井与雨水竖井一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雨水竖井一上还设有雨水管或回用水管。
本发明所述的初期雨水智能收集分流雨水口,位于平篦雨水口的下方设有雨量计,侧向雨水口一侧设有传感设备及电机;电机的驱动端与侧向雨水口内的挡板相连,电机驱动挡板开启与闭合;
所述的传感设备包括计时器、处理器、存储器;所述的雨量计、计时器、存储器与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相连,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相连。
本发明所述的初期雨水智能收集分流雨水口,所述的雨水竖井与雨水竖井一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连接阀门,市政污水管上设有阀门,雨水竖井一内的连接管的入口端与雨水管或回用水管的出口端之间的井身端设有滤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未经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28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GIF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用于油气钻井的钻杆扶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