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端面顶压机铰链梁耳扇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3285.3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4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闫宁;肖双勇;王永峰;曹阳;闫道献;李燃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绍杰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面 顶压机 铰链 梁耳扇 加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端面顶压机铰链梁耳扇的加工装置,包括安装在铣床工作台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配合定位铰链梁中心孔的中心座和定位夹紧铰链梁耳扇的多对定位板,所述铣床滑枕上安装有刀具;所述刀具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下端转动插接有柱状的壳体,所述壳体下端部的侧面开口插装有圆盘铣刀,所述圆盘铣刀的轴向与壳体的轴向垂直设置,所述圆盘铣刀的铣削端面凸出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所述安装部与圆盘铣刀通过插装在壳体轴向的传动转向组件连接;本发明通过圆盘铣刀的端面铣削耳扇的加工面,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耳扇的精度,同时本发明通过中心座和定位板配合进行对铰链梁进行定位,解决了铰链梁大面向下时难以找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六端面顶压机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六端面顶压机铰链梁耳扇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人造超硬材料的合成,主要使用的设备是铰链式六端面顶压机,六端面顶压机通常有六个铰链梁通过销轴装配在一起,铰链梁耳扇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六端面顶压机的装配精度,加工精度差时会导致铰链梁无法装配。传统方法是采用龙门铣床或者卧式铣床对铰链梁耳扇继续宁加工。采用龙门铣床对铰链梁耳扇加工时,需要借助普通角度头,从铰链梁侧端面进刀,由于铰链梁耳扇内裆空间小、深度大,只能通过加长刀杆加工耳扇内部区域。当采用刀杆长径比大于3铣刀加工时,刀杆刚性较差,振动颇大,打刀次数增加,随之产生的影响是精度差、效率低、表端面加工质量差,长期会影响机床的精度。
采用卧式镗床加工不需要角度头,但还是要加长刀杆,尤其是加工耳扇根部位置时,主轴伸出长度最大,振动无法避免,无法满足精加工的要求。且上述两种加工方法均是使用圆盘铣刀的侧端面进行加工,由于振动的原因,吃刀量较小,一个铰链梁耳扇的待加工端面至少要反复进给4次以上才能彻底清除余量。并且侧端面铣的走刀次数增多,效率低下。据统计,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件铰链梁耳扇的加工,要想提高加工效率,只能改侧铣为端面铣。
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无法对铰链梁耳扇进行高精度、高效率加工,在这种工程背景下发明了一种锻造式六端面顶压机铰链梁耳扇的加工方法,能够实现铰链梁耳扇高精度加工的要求,同时效率大幅度提升,解决了六端面顶压机铰链梁关键工序的加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六端面顶压机铰链梁耳扇的加工装置,与铣床配合使用,包括安装在铣床工作台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配合定位铰链梁中心孔的中心座和定位夹紧铰链梁耳扇的多对定位板,所述铣床滑枕上安装有刀具;所述刀具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上端与铣床连接,所述连接盘下端转动插接有柱状的壳体,所述连接盘内部安装有与壳体上端连接并驱动壳体转动的旋转分度组件,所述连接盘上端部内插装有预紧组件,所述预紧组件下端与旋转分度组件顶压连接,工作时,所述预紧组件上端凸出连接盘上端面并与铣床的主轴端顶紧;所述壳体上端开口并插装有与铣床的主轴配合安装的安装部,所述壳体下端部的侧面开口插装有圆盘铣刀,所述圆盘铣刀的轴向与壳体的轴向垂直设置,所述圆盘铣刀的铣削端面凸出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所述安装部与圆盘铣刀通过插装在壳体轴向的传动转向组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旋转分度组件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同轴安装在壳体上端,所述蜗杆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所述蜗杆两端部与连接盘之间均安装有轴承;所述连接盘下端还安装有光栅尺传感器,所述壳体外圆上安装有与光栅尺传感器配合使用的光栅带。
进一步, 所述预紧组件包括同轴压装在蜗轮上端的预紧盘,所述预紧盘与连接盘之间沿轴向安装有多个导向键,所述预紧盘和蜗轮之间安装有多个回转球,所述预紧盘包括径向部和轴向部,所述轴向部外侧沿轴向依次环形套装有压紧块和预紧块,所述压紧块下端圆周设有多个上定位柱,所述预紧块上端圆周设有多个与上定位柱配合的下定位柱,所述上定位柱与下定位柱配合形成安装碟形弹簧的导向柱,所述预紧块和预紧盘的径向部之间安装有用于压紧的预紧块和预紧盘的驱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3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