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刨坑造壤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3320.1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明;赵林;刘嘉澍;孙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A01B79/02;A01G24/6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小艳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刨坑造壤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刨坑造壤机,包括机体、刀架、设置在刀架上的挖坑刀以及驱动挖坑刀钻孔的驱动机构,所述挖坑刀外罩设有固定连接刀架的用于防止石屑飞溅的防护罩,所述机体设置有若干料箱,所述料箱通过供料管连通至所述防护罩内部,所述供料管设置有供料阀。由于挖坑刀外罩设了防护罩,挖坑刀快速旋转所产生的石屑被防护罩挡住,防止石屑飞溅;同时,在打坑完毕之后,打开供料阀,使得料箱内的添加物料通过供料管进入防护罩内,在挖坑刀旋转的作用下,使得防护罩内的石屑与添加物料混合形成种树的土壤,从而完成在具有大块石头的土层挖坑及造壤量大步骤,省去了人工挖坑及运送土壤的过程,降低挖坑作业的人工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刨坑造壤机。
背景技术
绿化工程作为现阶段的重要工程之一,在世界各地都备受重视。而树木种植作为一种绿化的常用手段被广泛应用。树木种植方式包括树苗种植、树木移植等多种手段,但是无论是哪种方式,在树木种植之前都需要有挖坑的工序,以备树木的在中,而树木种植的土层也各种各样,如黄土层、黏土层、含卵石砂砾的土层以及岩石层等等。原有的挖坑工作大多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耗费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为了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降低树木种植的人工消耗,挖坑机应运而生。如授权公告号CN20732183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可调节挖坑大小的植树挖坑机,包括机体、挖坑刀和伸缩刀片,将土地上的土进行旋起,形成树坑。挖坑机的发明实现了用自动化机械代替人工的挖坑作业方式。
但是现有技术中,挖坑机的挖坑刀仅仅为螺旋形刀片,大多针对沙土、黄土或含卵石砂砾的土层,挖坑刀的旋转速度并慢,对于含有大块石头的土层,则并不能适用。如想在具有大块石头的土层挖坑,需要能够将大块石头打碎,而现有挖坑机的挖坑刀大多转速低,达不到打碎大块石头的要求,即使调节转速达到要求,打碎石头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飞溅的石屑,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在具有大块石头的土层挖坑,仍需要人工进行挖坑以及土壤的运送,仍会占用大量的人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自动刨坑造壤机,该刨坑造壤机能够在具有大块石头的土层上挖出用于植树的坑。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刨坑造壤机,包括机体、刀架、设置在刀架上的挖坑刀以及驱动挖坑刀钻孔的驱动机构,所述挖坑刀外罩设有固定连接刀架的用于防止石屑飞溅的防护罩,所述机体设置有若干料箱,所述料箱通过供料管连通至所述防护罩内部,所述供料管设置有供料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在具有大块石头的土层,如山坡等,挖坑时,可通过驱动挖坑刀快速旋转,将石块打成石屑,从而形成树坑,由于挖坑刀外罩设了防护罩,挖坑刀快速旋转所产生的石屑被防护罩挡住,防止石屑飞溅;同时,将生根粉、有机肥、无机肥、保水剂等添加物料分类放入到料箱中,在打坑完毕之后,打开供料阀,使得料箱内的添加物料通过供料管进入防护罩内,在挖坑刀旋转的作用下,使得防护罩内的石屑与添加物料混合形成种树的土壤,从而完成在具有大块石头的土层挖坑及造壤量大步骤,省去了人工挖坑及运送土壤的过程,降低挖坑作业的人工投入。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料箱通过分料管连接有用于存储单坑所需添加物料的预存罐,所述供料管连接预存罐和防护罩,所述分料管设置有分料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挖坑刀挖坑的过程中,料箱内的添加物料可进入预存罐,使得预存罐存储单坑所需添加物料,当需要将添加物料添加到坑内时,只需将预存罐内的添加物料全部添如坑内即可,简化了添加物料的添加过程。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刀架移动的移动驱动装置以及驱动挖坑刀竖直移动的竖直驱动装置,所述挖坑刀顶部设置有驱动挖坑刀转动的驱动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3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